广水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视察报告
市政协视察组
6月份以来,市政协组织委员对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组走访了部分镇办,查看了三李线、杨平线、牛程线等路段建设、管护情况,与交通、交警、水利和湖泊、教育、应急管理等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协商座谈,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本情况
我市境内农村道路总里程共4511.962公里,其中乡道172条,村道1384条。目前,17个镇办及三潭风景区、中华山林场均已通二级以上公路,全市所有行政村已通水泥(沥青)路。全市共有农村客运线路330条,客运车辆625台,实行4G动态监控,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近年来,我市持续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面治理公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完成农村道路安防工程694公里;对全市755处国省道与农村公路相交的“平交路口”进行了整治,通过扩路口、移树木、平土丘,安装减速板、提示牌、爆闪灯、照明灯等,逐步减少“平交路口”安全隐患。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随着公路里程逐年增加,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据交警部门统计,近几年来,我市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至2021年,分别为48起、75起、97起。当前,我市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存在四大安全隐患。
1.部分道路状况不佳。一是部分道路宽度不够。大部分农村公路宽度仅为3.5米,有的地方没有路肩,两方会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二是部分道路破损严重。本世纪初建设的农村道路因使用年限长,建设质量和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很多路段已破损严重,有的路段坑坑洼洼,有的路段出现大段裂缝,影响车辆行驶安全。三是部分桥梁年久失修。我市有农村公路桥梁186座,其中有78座修建时间较久,桥梁结构病害严重,已无法满足现有道路公路荷载要求,属于危桥。湖北省公路危桥“三年消危”计划启动以来,我市有58座危桥被纳入计划项目库,正在逐步改造当中。目前,全市还有20座未纳入项目库,没有上级财政资金补助。
2.安全防护设施不足。我市目前还有1500公里农村公路缺乏安全防护设施。有的危桥、山岭、陡坡、急转弯、临水临崖等路段没有护栏、提示牌,有的“平交路口”没有提示牌、爆闪灯,有的人员密集路段没有减速带和减速标志等,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3.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据了解,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生在主干道和农村支路交叉路口,与群众安全意识不强、不遵守交通规则有很大关系。
4.农村道路运输隐忧多。一是部分车辆车况不佳。有的已到报废年限尚在运营,有的没有购买交强险,发生事故无力赔偿。二是客运管理存在漏洞。部分客运公司经营不善,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流于形式。驾驶人员老龄化较严重,素质参差不齐,开车接打电话、玩手机现象屡屡出现。三是交通违法现象比较突出。农村公路特别是偏远地段交通管控力量相对薄弱,交通违法现象较多,表现在:三轮车、摩托车等非营运机动车超速行驶;货车超载;在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农村客车、校车超载也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出现了7座车坐28人的现象。
三、建议
隐患猛于虎。我市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中存在的几大安全隐患,威胁到道路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1.健全农村道路管护机制。将农村道路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养护资金。将农村道路养护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进一步明确镇办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中的责任,将公路养护资金与考核结果挂钩,督促镇办重视养护工作,成立专业养护队伍,完善管护长效机制。
2.完善农村道路安防设施。一是全面部署安防设施。按照“消除存量、遏制增量、动态排查、及时治理”的原则,督促新建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安装到位,遏制隐患增量;对尚未安装安全防护设施的农村公路、存在隐患的“平交路口”进行整治,消除隐患存量;对农村道路安全隐患进行动态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二是全面整修公路危桥。对公路桥梁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于已明确为危桥的,采取限载、限速、限行等交通管制措施,做好交通分流疏导工作,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推进危桥改造。
3. 加强农村道路运输管理。一是加强车辆安全监管。加大对农村短途客运车辆、摩托车、三轮车等的管控力度,对存在交通违法未处理、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未按规定注册登记的车辆进行登记造册,加强管理,禁止车辆“带病”上路。二是加大路面管控力度。落实农村公路管理职责,确保辖区道路不出现漏管、失控问题。在重点路段和重点交叉口,采取定点执勤及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大对车辆无牌无证、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严防、严管、严治、严惩的高压态势。三是加强超限超载治理。形成政府主导和多部门分工协作的联合治超工作机制,开展常态化整治,严厉查处超限超载违法行为。探索科技治超,采用不停车检测系统,提高治超水平。
4.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发挥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员、农村安全劝导员和一村一辅警的职能作用,采用当面讲解、发放宣传资料、上路劝导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村群众文明出行、安全出行。运用全媒体宣传各种交通安全常识和典型案例;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列入农村基层的日常宣传内容,引导农民群众不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