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广水市政协网 >> 广水市情 >> 浏览文章
广水历史上的人口变迁情况
日期:2021-3-30 16:29:29   浏览数:

广水历史上的人口变迁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广水被列为“荒蛮之地”,自秦至南北朝刘宋时期历经百年后才有县级建制,又被称为“边县、穷邑”。至唐宋始趋繁荣,但经宋元、元明长期战乱,加之瘟疫蔓延,境内几无人烟。元朝统治者为巩固其地位,对中原、“两广”及四川等地的民众(以汉人为主,也包括少数民族)实行严酷镇压和野蛮杀戮,导致这一地区人口减少,元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一、明代应山居民大多来自江西

元朝末年,应山平林人明玉珍率家乡平林兵响应红巾军起义抗元,屯兵随州青林山以自保。义军连年与元军作战,后明玉珍听从部下建议,派兵奇袭重庆,不久攻占成都,四川全境归附,至正二十二年,在重庆建大夏国并称帝,当时几十万人(主要来自应山及周边的安陆、孝感、随州等地)与明玉珍一起入川。明朝建立时,德安府居民总数不到2万人,加上3000名驻军,平均1平方公里仅有5人,可谓地广人稀,为此明太祖朱元璋采取“江西填湖广”的移民运动,从江西九江迁入移民到应山,这些移民大多来自“江西麻城”,即江西德安县(关于应山“麻城过籍”的说法,指的是将江西九江德安县移民迁移到应山,湖北麻城是当时办理过籍手续的必经之地)。尽管如此,全县仍户不足千,人不满万。至嘉靖十一年(1532)也只有155126355人。

清代广水有较长时间的安定环境,人口增长较快,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全县已达74441449710人。

二、清末应山人大量移民外省

清末应山人又大量移民江南。现存清代两部古志对应山先祖移民一事记载不全,甚至当政者出于维护统治形象需要,加以美化,与历史有较大出入。诸如清同治《应山县志》粉饰太平,仅提及移民外省一事,倒是从为数不多(20部左右)的姓氏宗谱(有遗留下来的,也有后来修编的)来看,应山移民外省市主要在咸丰、同治和光绪年间,主要原因是战乱、瘟疫、水旱灾害和赋税不堪重负。当时大规模移民既是民众自发,又是政府行为。原因是咸同年间,清军与太平军在江南苏、皖、赣激战数年,继而瘟疫蔓延,尸横遍野,数十里无人烟(广德县志记载),两江总督曾国藩出告示招垦于楚豫,移民随之到安徽等地垦荒纳税并入籍,不久客民成为土民,日渐富庶(广德县志记载)。应山人闻讯,亦因战乱和饥荒,在家乡难以为继,便举家纷纷迁徙江南。光绪年间应山又连遭水旱灾害,特别是光绪26年特大干旱,稻粮颗粒无收,继又瘟疫流行,在先期移民的劝告和示范带动下,先后有近2000户上万农民背井离乡下江南,大都是同姓、同宗、同湾或亲朋结伴而去,聚集、聚族而居,其后代仍保留应山口音、方言和习俗。从收集到的近20部旧谱看,应山移民江南主要居住地在安徽宁国、泾县、宣城、旌德、广德、无为、繁昌、南陵、铜陵和江苏的溧阳,江西的建新、奉新、峡江诸县。

这里重点提及安徽宣城宁国市。

1853年始,太平军进入安徽,以皖南地区的密林和高山为屏障,在宁国地区与清军反复较量。太平军曾十克宁国,生灵惨遭涂炭。战后人烟稀少,田地荒芜。除了人祸,还有连续不断的旱灾和山洪。《宁国县志》中描述:“十室九空,许多村庄变成无人村”。为解决苏皖抛荒严重、民政废弛的问题,清政府决定从湖北移民。此时,处于湖北北部的应山县十年九旱,民不聊生,老百姓正四处逃荒。从1867年开始,应山人抱着“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出去闯荡”的念头,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风餐露宿,迁徙宁国,演绎了“一担箩筐下江南”的动人故事。如今,宁国共有38万人,约有20万人是广水人的后裔。其中在宁国港口镇,绝大部分居民的血管里流淌着广水人的血液。2008921日,广水市与宁国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促进了两地民间寻根问祖的血脉交流。

三、应山部分姓氏移民安徽分布情况

20部左右姓氏宗谱记载看,张姓分支移民在同治三年,主要流向安徽宁国、泾县、宣城、旌德,颜姓流向安徽宣城县水东、孙家埠镇,宁国县河沥溪。汪氏流向安徽广德。魏氏于清同治年间,分支移民流向安徽宣城水东。熊氏流向安徽广德遐嵩岭,宣城杨柳铺、孙家埠。明氏于清同治八年至光绪二十年流向安徽宣城、宁国、无为。彭氏宝林述古堂一支流向安徽繁昌县鹅山镇,南陵县山峰乡,宁国市方塘镇彭家冲,马坪商贤堂一支则流向安徽宁国县河沥溪镇彭家湾。杨氏清同治八年流向安徽宣城东三区丰源团大葛村。陈氏(崇义堂)流向安徽铜陵。

四、沈姓移民情况

应山大部分姓氏为明初迁入,主要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江西填湖广”政策所致。移民大多来自江西麻城,整个移民持续到明朝上中叶。他们大都是同姓同宗或亲朋结伴迁移,入应山后居住一地,“插草为标,画地结庐,劈山开田,筑园种桑,认贡纳赋,繁衍子孙”,居住地就以姓氏命地名,如吴家店(曾改名吴家大店,跟郝家店或郝家大店一并成为应山仅有2个“大店”称谓)、蔡家河、陈家巷、骆家店、杨家寨、余家店(即西余店,东余店在东边)、红石李店、宝林杨家岗、张扬店、肖家店(有东、西肖店之别)、高家店。全市48个集镇,以姓氏命名的20个,自然村以姓氏命名的更多(以某姓命名的一般来得早,或人多且有势力)。宝林杨家岗在明初只是一条从县城到宝林寺(建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即713-756)的山岗,此后又是从郝家店经该山岗到十里河、广水的一条小路。杨姓来得早,在山岗南面做屋,随后彭姓在山岗北和东边做屋,熊姓、李姓、沈姓相继挨彭姓在南边做屋。后来房屋连成一片并形成集市。取名时因杨姓来得早且人多势众,又处在朝拜宝林寺的必经之地,便叫“宝林杨家岗”。大姓居住在一个地区,形成举足轻重的社会势力,民间流传的民谣对此有生动写照,如县城一带有“熊莫惹,夏莫沾,惹到姓蔡的叫皇天”,关庙地区有“刘莫惹,尚莫挨,惹到姓汪的合族来”民谣。

1982年应山人口普查粗略统计,全县共472姓。在全市范围人口较多的姓有15姓,在部分地区人口较多的姓有88姓,沈姓即为部分地区人口较多的姓,主要分布在吴店镇。

 

附:沈姓名人情况

查阅自明代以来的举人记载,清咸丰己未年,应山人沈春荣高中举人(二十六名),且当年应山县仅有其一人中举。

五、广水历史上几次大的人口外迁情况

据《应山县志》记载,广水历史上有六次大的人口外迁,主要在明清两朝和民国初年。

第一次是明嘉靖年间(15211554),因政治黑暗,田赋不均,老百姓不堪其累,纷纷外迁。

第二次是康熙十年(1671)。这年四月初八,天气突变,风沙弥漫,庄稼遭风沙吹打受损严重。此后三个月内,天不降雨,持续干旱,庄稼大量减产,就连生活用水也出现困难,不少百姓整户外迁,到外地谋生。

第三次是嘉庆年间(17961820)。从嘉庆十二年(1807)起,连续8年干旱,田地龟裂,塘堰干涸,井中生烟,大量百姓到外地谋生。

第四次是光绪二十六年(1898),这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继又瘟疫流行,先后近两千户上万农民背井离乡下江南,到安徽的宣城、宁国、广德、郎溪和江西的彭泽、建新等地落籍。

第五次是19131918年间,先是连续三年大旱,后又“天花病”和鼠疫流行,大批百姓逃到应城、京山、钟祥、汉川等地谋生。

另外,在清朝末年,太平军和捻军在应山与清军作战20余年,百姓不堪战乱之苦,成千上万灾民流落江南落籍谋生。

结论:从广水几次大的人口外迁情况看,除了两次是因政治黑暗和战乱外,其他几次均因旱灾所致。

 

【附录】

1、宝林拥翠

即宝林寺,现十里街道办事处宝林中学内。该寺创自唐开元年间,历朝皆有碑碣,明洪武初年赐名“正觉寺”。坐落在依山傍水之处,原庙堂殿阁建筑群古朴典雅,侧有松栗二坪,寺院内外林木葱郁,皆参天连抱,为“邑之第一禅林”,号称“胜境”,为楚北名刹,寺内有藏经阁,藏佛经万卷。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剃度出家,后敕赐增修寺庙。庙内有其像及御碑亭,有无念禅师像及爪发袈裟钵盂。盛极时,殿堂数百间,僧众千余人,香火缭绕,钟鼓震荡,敬香朝拜者络绎不绝。僧众遍及鄂北江汉,为楚北佛教源。清末至民国历经兵燹,荒废大半。1950年原宝林乡政府以“破四旧”之名将藏经楼经书全部烧毁,达5天之久。1958年在这里设应山县第五中学(后改为风林中学、农业中学、宝林中学), 佛像全部被砸毁,古树大部被砍伐,除大殿及东僧房外,其他殿堂楼亭全部被拆除。1974年大殿被拆除,后来东僧房亦被拆除。至此,宝林寺全部被毁,仅存古银杏1株,古柏树38株,铁菱角(相传为朱元璋放牛系鞭所用)1个,残碑及础石若干。20世纪90年代,古银杏枯死,铁菱角在市博物馆被盗,古柏树不足30株,遗迹难觅。

宝林拥翠(清.闵衍作)

祗园耸峭揖诸峰,花气溪光漾水浓。

翠绕山门同带镇,烟浮僧壁并纱笼。

垂枝松证圆明偈,呷浪鱼听清净钟。

无念灯传何处是,闲时默坐看山容。

  衍:号印麓,康熙年间进士,曾任职户部员外郎,后告假归里,其著作入选《四库全书》。

2、吴店缘名吴参政

说起吴店镇得名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明初的刑部尚书吴云。洪武十五年(1382)春,尚书吴云葬于马坪井字铺(今新河口村何家畈西),守墓子孙落籍于应山北部,明太祖赐地名吴参政店,即现在的吴店镇(曾名吴家大店、吴家店)。

吴云(1308—1375),字友云,江苏宜兴人。元末,以国子监生任端本堂司经,升翰林待制。入明朝,洪武元年(1368),魏国公徐达攻破元大都,收揽前朝旧官送至南京,吴云入弘文馆任校书郎。次年,以渭南县丞署任知县事。洪武四年(1371)召回,升为刑部郎中。历任磨勘司令、湖广参政、刑部尚书。

洪武八年(1375)九月,吴云持节出使云南,招降云南梁王,行至云南沙塘口,被梁王部属铁知院所杀。梁王感其大义,收殓后送至四川一处孤寺停放。

十四年(1381),颖川侯付友德攻陷云南,吴云之子吴黻上奏乞葬江夏,明太祖允准官方驿传运送。次年春行至井字铺,阴雨连绵,柩车不能行,遂葬于此。应山县官方购买墓田十五亩,以助安葬。

嘉靖元年(1522),吴黻之孙吴凤翔来应山致祭,见到墓所残破,墓田已被侵占,即以此情状相告巡按御史唐符。十月,唐符上奏乞求表墓(墓前刻石,以彰其善)。明世宗下诏令德安府表墓,应山县春秋祭祀。德安府及应山县重新修缮了吴云墓,并增建享廊等设施。吴凤翔以官田十五亩为祭田,复购井字铺乡民何伦的田地三十余亩为祭田,令何伦守墓。田地所得租课,用于祭祀及墓园修缮的费用。

十一年(1532),春秋致祭吴云的祭典,已被委托给地方里甲主办,祭祀时间不定。应山知县王朝璲重新厘正祭典规程,治理坟茔,清退侵占,并亲自主祭。

顺治四年(1647),宜兴人蒋永修来任应山知县。他重修吴云之墓,题写《吴忠节公墓铭》,重新树碑。还招墓所旁居住的何尔哲、赵三策二人,令其耕种墓田,守护吴云墓园。蒋永修与吴云裔、宜兴吴云祠奉祀生孙吴振缨为同学,交谊深厚,赴任应山之前,特意向其询问了吴云墓的所在。

1965年吴云墓碑被毁。2012年文物普查时记录:“明刑部尚书吴云墓,位于马坪镇新河口村何家畈。封土底面呈椭圆形,东西长7米,南北宽3米,残高2米左右。”

 

3、应山古城墙

应山古城池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明嘉靖年间续建,后经乾隆、道光、咸丰、同治几代重修,逐步完善。城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公里,周长699丈,城墙基址二丈二分,外有水濠,内有马道,雉垛1068个,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建有城楼。其中,南门城楼三层,高五丈,三面置炮,可击羊角山、望城岗。城关是军事重地,历代有重兵驻扎。因城池坚固,无论是明代李自成的农民军还是清代太平军、捻军,尽管攻城数十次,但很少攻入。解放后城墙逐步拆除,古城墙不复存在。

 

 

主办:政协广水市委员会    鄂ICP16018717号
邮箱:gszx6232330@163.com 电话:0722-6232330 传真:0722-6386330 地址:广水市府前街8号 邮编:432700 设计制作:中国广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