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广水市政协网 >> 履职成果 >> 建言立论 >> 浏览文章
关于我市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日期:2016-9-19 15:52:23   浏览数:

 

关于我市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根据市政协常委会2016年工作安排,今年7月,市政协精准扶贫专题调研组深入武胜关、长岭、吴店、太平、城郊、郝店等6个镇的21个贫困村,采取看、听、访、查、发放调查问卷与组织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办法,全面了解全市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深入研究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各政协联络处从“六个一批”中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调研,向市政协提交有价值的调查报告17份。

一、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现状

广水为湖北省插花贫困市,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958户、贫困人口71629,贫困人口总数居全省第33位,分布在全市17个镇办。其中,大部分集中在6个省级贫困镇、4个老区建设重点扶贫镇和51个重点贫困村。按照上级要求,广水市要在3年之内,分期分批完成脱贫目标。其中,2016年,全市10个贫困镇(办)全部“摘帽”,贫困村脱贫“出列”1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9058户、23274人。2017年,贫困村脱贫“出列”2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9058户、23274人。2018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围绕实现上述脱贫目标,广水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分类施策。其中:开发扶持脱贫11388户,助学扶智脱贫5262人,低保五保兜底5707人,医疗救助扶持脱贫13447人,基础设施建设脱贫70873人,易地搬迁3123户。自精准扶贫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广水及时采取措施,广泛宣传发动,层层制定方案,全力整合资源,致力扶贫攻坚,取得了初步成效。

——及时搭建平台,明确精准扶贫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了10个扶贫工作专班和51个“七联”工作队,从帮联单位中选派51名中层以上干部到重点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发改、民政、教育、财政等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了精准扶贫配套措施。通过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为精准扶贫工作搭建起了融资、大数据、工作落实、社会扶贫对接及项目资金整合管理平台。

——大力宣传发动,营造精准扶贫氛围。各地各部门整合宣传力量,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宣传单、公示栏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召开群众大会,详细讲解精准扶贫政策;镇村发动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穷亲”,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工作;市扶贫办通过《工作简报》、电视采访,及时报道精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市督查室采取明查暗访形式,定期通报全市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宣传发动,使精准扶贫工作家喻户晓。

——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部分贫困村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积极探寻精准扶贫新模式,不断总结精准扶贫新经验。吴店镇以湖北禾禾苗木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苗木种植,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帮助贫困户“拔穷根”,该公司为18名贫困人口购买了三险一金,安排57个贫困户到公司打短工。城郊八里岔村发挥种养大户多的优势,依托3个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抱团入股,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带动贫困户脱贫。武胜关青山村充分发挥山场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油茶,采取“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将油茶面积量化到户,拉动贫困户脱贫。城郊油榨桥村引进10万只王鸽养殖项目,采取“招引项目+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通过发展王鸽养殖增加收入。

——整合部门资源,精准扶贫初见成效。市扶贫办整合部门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51个重点贫困村联系领导、单位、企业、“第一书记”、包保干部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帮助贫困村争取项目,筹措资金,沟通协调,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截至7月底,全市各级各部门帮助贫困村筹措资金5663.3万元,争取项目200个;招引龙头企业13家,新建专业合作社53家;帮助贫困村建光伏发电站69个、装机容量3750千瓦;建设党员活动室及村卫生室41个;硬化通村道路163.85公里,整修塘堰489口,新建油茶、茶叶、蔬菜、核桃、猕猴桃、中药材基地2.1万亩。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改善了贫困村的落后面貌,增强了贫困村的造血功能,消除了“空壳村”。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精准扶贫工作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不断变化的动态工程。目前,我市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正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虽然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我市精准扶贫工作正式启动已有近一年时间,但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仍用惯性思维和常规办法对待精准扶贫工作,没有从“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战略布局的高度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把其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放在促进广水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广水的突出位置强力推进。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的盲目乐观。认为广水基础条件较好,有“六个一批” 政策扶持,有国家项目资金作支撑,帮助贫困户实现年人均收入四千元问题不大,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困难不大。二是有的消极懈怠。认为精准扶贫工作与过去常规性的工作一样,是一项突击性的“运动”,搞一搞上下衔接,做一做纸质资料,应付应付就可以过关。由于怕麻烦、怕扯皮,将问题简单化,平均分配产业扶贫资金,搞利益均沾,或者“撒胡椒面”,给每个贫困户买两头猪仔、几十只鸡苗了事,没有因户施策。三是有的畏惧观望。认为扶贫工作是天下最难搞的事,有的贫困户是“痴呆傻病”,还有的得过且过,以“吃低保、靠救济”为荣,甚至左手接了爱心款,右手变成了烟和酒。如果不靠政策兜底,要想实现脱贫,只能是痴人说梦。正因如此,在工作中观望不前、等靠要思想严重。

(二)工作合力未形成。一是相互推诿怕担责。部门认为精准扶贫是政府行为,配套政策要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安排;镇办党委认为精准扶贫责任在村;村级认为精准扶贫有“七联”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七联”工作队认为自己只是个“搂腰的”。各责任主体相互推诿,不敢担责,导致“政策飘在空中,资金挂在账上,项目永远在路上”,扶贫工作难以推进。二是敷衍应付重形式。从上到下,各级都建有精美的作战室、有完整的档案资料,村村挂起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牌子。各级接二连三地召开会议,各级领导多次走访贫困户,媒体大量报道精准扶贫工作,可谓是声势浩大。有些贫困村支部书记反映,按照上级要求,各村扶贫档案资料先后改了四、五次,作战图改了五、六次,光花在档案资料上的费用就有2万多元。据估算,全市各重点贫困村仅此项开支累计超过100万元。从全市整体情况看,扶贫工作“雷声大、雨点小”,安排部署多、落地生根少。对此,长岭镇吕冲村贫困户说:“各级领导来我家无数次了,可至今我家什么也没得到”。三是情绪厌倦怨气多。部分贫困村反映,市里多次召开会议,一次会议一个精神;上级领导多次检查,一个领导一个口径;数据反复清洗,剔出去又纳进来,每次清洗都要与群众见面,都要有个说法,反反复复,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让基层无所适从。致使基层干部怨气多,抵触情绪大。有的说:“以前搞工作是早搞早主动,而精准扶贫工作恰恰相反,早搞早被动,越搞越被动。”四是督查不力各敲锣。从市级领导层面看,市委、市政府成立了10个扶贫工作专班,截至7月底,仅有组织、宣传、易地搬迁和追责问责4个专班印发了工作方案。从部门配合层面看,全市54个扶贫攻坚成员单位,只有发改、财政、住建、国土等11个部门出台了配套政策,导致群众需求之切与政策落地之难、落地之慢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金融扶贫政策,虽然市里设立了金融扶贫贷款基金,但金融机构在执行政策中依然“嫌贫爱富”,因担忧贷款打了“水漂”,对贫困户设置了严苛的贷款门槛,致使急需资金、想贷款的贫困户难以达到贷款条件,绝大部分贫困户只能望梅止渴。城郊油榨桥村有60多个产业扶贫户急需资金,经政协主要领导多次协调,截止目前,金融部门只为两个贫困户办理贷款4万元,而且要求贷款户自付利息。部门帮扶力度也有限,且严重不平衡。从扶贫工作队帮扶资金统计情况看(具体见附表),截至7月底,全市174个帮联单位中,只有90个帮联单位按照要求完成了5万元帮扶资金任务,4个单位帮扶资金在100万元以上,21个单位帮扶资金为零。从总体上看,随州市直帮联单位优于广水市帮联单位,市直部门优于企事业单位。除了部门之间的差距较大外,各贫困村接受帮扶资金总额也不平衡,在100万元以上的有6个村,在10万以下的有4个村。其中,接受帮扶资金最多的为关庙镇铁城村,有255万元;最少的为关庙镇永兴村,仅有5.5万元。两者相差45倍。从社会参与力量看,截至目前,全市57家帮联企业中,有20家企业帮扶资金为零,且绝大部分是私营企业。一些驻广的中直企业,如移动、电信、建行、中行、邮储行、农行、石油、保险等单位,虽然实力不弱,但帮扶资金甚微。一些私营企业因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自身难保,无力帮扶,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不高。以上情况说明,扶贫工作在安排部署时存在欠缺,在拟定扶贫帮扶方案时考虑不够周全。

(三)基础薄弱难发展。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但我市农业产业发展滞后,龙头企业少,实力弱,带动能力差。大多数贫困村基础条件薄弱,交通不便,灌溉条件差,土地平整少,产业发展难,大多贫困村农业产业化尚未起步。城郊石桥村有1566亩耕地、7000余亩山场,因为受基础条件制约,全村没有流转一亩土地。类似石桥村的贫困户要想发展产业,只能从事小规模、分散的种养殖业,这不仅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受市场、疫病、技术、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抗风险能力差,增收变数大,难以实现快速脱贫和持续脱贫。目前,扶贫工作最大的成效是各村都建有光伏发电站,现已并网发电,为村级增收提供了保障。有的村虽然引进了主导产业,但产业发展带动需要一个过程,现在离第一批贫困村脱贫出列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在既定时间实现脱贫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四)易地搬迁矛盾多。易地搬迁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一些村在集中安置点无法调整责任田、责任山给搬迁户,另一方面原有的田地、山场离集中安置点较远,耕种管理极不方便。加上安置点客观上挤占了原居民的发展空间,周围群众抵触情绪较大,搬迁户要融入新的生活环境,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同时,受农村习俗的影响,旧房拆除难度大。凡此种种,要实现“搬得进、留得住、可发展”的目标,面临的困难还很多。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践行党的宗旨的高度,领会中央扶贫政策要求。要摒弃“刮风式”的思维惯性,克服“搞精准扶贫只是被动完成任务”的思想,把精准扶贫工作当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来部署安排,放在推进广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促使干部变“要我抓扶贫”为“我要抓扶贫”,促使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激发全社会奋发图强、走向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

(二)加强督办检查。要建立健全精准扶贫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定期督办通报机制、问责机制。一是要严格考核。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增加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年工作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强化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量化管理,分级考核,定期通报,奖优罚劣。对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未能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的,做到不脱贫不换岗。二是要加强检查督办。采取明察暗访、全面督办、定点抽查等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通过压力传导,强化责任担当,实现整体推进。三是要严格问责。加大责任追究和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对态度不端正、领导不重视、工作不深入、措施不过硬、绩效不佳的严格问责、追责,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针对性、完整性和实效性,确保我市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三)加强统筹协调。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应尽快建立经常性的、行之有效的联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工作督办机制,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市扶贫办要把所有精准扶贫政策汇编成册,迅速分发到相关人员手中,宣传到村到户,让大家全面掌握政策;要成立专班,指定专人,加强对精准扶贫政策的调查研究,吃透上级政策,做好对接工作;要及时研究解决精准扶贫政策在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会、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强部门、镇(办)、村组、工作队之间的联系,全面了解情况,及时沟通信息,尽早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做到步调一致,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教育部门要主动与市扶贫办加强联系,切实做好助学扶智对接工作,做到信息共享,确保贫困人口助学扶智“全覆盖”。人社部门要主动与农机、水产、畜牧等涉农部门加强联系,将贫困人口技能培训纳入劳动就业培训计划,增强劳动就业培训的针对性,提高贫困人口脱贫技能水平。财政、金融部门要强化责任,优化服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提高项目资金到位率,扩大小额贷款覆盖面。易地搬迁要注重长远发展,统筹谋划,防止出现“搬得进、留不住”的现象。

(四)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党委政府揽总、部门积极配合、“七联”工作队协调、工作专班指导、村支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各级责任,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一是进一步强化市级领导和工作专班的领导责任。要落实市级领导对所联系贫困村的领导责任,落实十个工作专班的指导责任,督促专班责任尽早落实到位。二是要进一步强化镇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要严格实行镇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限期脱贫责任制,明确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精准扶贫第一责任人。三是进一步强化部门的配合责任。各部门要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提前谋划,制定工作计划和特惠政策措施,积极向上争取扶贫项目,拓展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四是要进一步强化帮联单位的具体责任。帮联单位的主要领导要把精准扶贫工作拿在手上,结合本单位职能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为帮联对象想办法、出主意、献力量。五是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的落实责任。村级党组织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要选准配强村级党组织,把农村致富能手和产业大户吸收进村两委班子,提升带领群众致富的造血能力。六是要进一步强化“第一书记”沟通协调责任。“第一书记”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沟通协调,加强联系,疏通渠道,发挥桥梁作用。

(五)强化产业支撑带动。要大力培植农业特色产业。一个成熟的农业特色产业,一般具有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基地、特色品牌、标准化生产体系等必备要素。要深入剖析我市吉阳大蒜、高杆白菜、“三白”蔬菜等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查找短板,着眼长远,组织专班予以攻关,着力拉长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开展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贫困户生产组织化程度。各地要因地制宜,注重加强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用特色产业支撑带动贫困户持续脱贫。要着力构建互联网+模式。要利用互联网把产业、龙头企业、特色产品与贫困户联系起来,整体推进,实现共赢。要加强对已落户产业的扶持力度。要加大金融贷款、技术培训、疫病防治、涉农产业保险等方面政策的落实力度,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要改善贫困村的基础条件。将土地平整、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向贫困村倾斜,改善贫困村的落后面貌,为贫困村引进、发展产业创造条件。要建立扶贫项目与贫困户对接机制。及早着手制定科学的分红方案,明确分红原则、对象和数量,让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成为精准扶贫项目和产业的最大受益者。要通过产业支撑带动,增强贫困户可持续再生产的意识,提高贫困户可持续再生产的能力,实现持续脱贫。

 

附:扶贫工作队帮扶资金统计表

 


 

 


 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313.00 KB 下载次数: 次]
点击下载文件:扶贫工作队帮扶资金统计表.doc

 

 

 

 

主办:政协广水市委员会    鄂ICP16018717号
邮箱:gszx6232330@163.com 电话:0722-6232330 传真:0722-6386330 地址:广水市府前街8号 邮编:432700 设计制作:中国广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