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广水市政协网 >> 履职成果 >> 建言立论 >> 浏览文章
如何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日期:2016-5-25 21:39:55   浏览数:

 

如何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韩四强

 

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就必须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新要求。其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是会协商、善议政的关键。合作共事要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团结是合作的目的,民主是共事的手段。君子和而不同。加强合作共事,就要发扬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优良传统,贯彻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工作原则,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和表达,以民主的作风团结人,不断增进思想共识。

团结合作、民主共事是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人民政协的本质要求,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都要在履行委员职责时或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合作共事的典范。那么,如何提高合作共事能力?本文试图通过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关系的“三种效应”的启示,来回答这个问题。

 

镜子效应:多赞赏对方的优点

 

当你照镜子时,镜子里的你会随着你的喜怒哀乐而变化。在人际交往中,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你对别人不好,别人也会对你不好。当你和你不喜欢的人相处时,或许他也不怎么喜欢你,但是只要你试着慢慢的喜欢他,逐渐的他也会开始喜欢和你相处。多年来,我们在树典型方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努力,结果还是收效甚微。原因是一种坏的观念经过无数面镜子的反射,会一传十、十传百,进而形成一种坏的社会风气。比如,有的人把“出轨”当“多情”;有的人“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有的人把歪门邪道、投机钻营当做“有本事”。在此背景下,社会的镜子对崇高的理念形成了一种审美疲劳。对此,党中央从抓党风、破特权着手,以此带民风、树新风,构建社会新形态,已深入人心,取得明显成效。这就是镜子效应。

一个人在判断下一步该怎么走时,往往面临着非常复杂的选择。比如在漆黑的背对背的环境里,两个不相干的人在处理利益问题的时候,一定是自私得一塌糊涂。每个人心里都有神性,都有情感和良知,都懂得感恩,但是如果把他们分隔开当成一个孤立的人来看,那就无所谓善恶,只有生物性,没有社会性。一旦从利已的角度来谈人的社会性,就是一个思维悖论,是不成立的。镜子效应的寓意是,内心的公正,必须要有现实的公正旁观者,即他者来唤醒自己的良知,才能化为维护道德秩序的真实力量。

光明之道的传播,需要蜡烛的燃烧,更需要镜子的反射。只有通过无数面镜子产生的反射效应,光明之道才能传达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清新的风气。做无私奉献的蜡烛不是谁都能做到,而做面尽责的镜子,弘扬正能量,或许还能为国家、社会、后代做点有益的事。贞观十七年,为“贞观之治”做出重大贡献的谏臣魏征去世,唐太宗动情的说: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殁,朕失一鉴矣。魏征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200余篇,其中最著名的有“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被后人誉为“帝王人镜”。胡适先生曾对他的学生说,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在网络时代,当你面对一条许多人同时转发的负面信息时,是随波逐流、“信谣传谣”,还是冷静思考、寻求真相?

镜子效应告诉我们,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要全面客观看待问题,不能偏听偏信、以偏概全、主观臆断。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协商议政时,要“甘当人镜”,多赞赏对方的长处和优点,多看到对方所付出的努力,多肯定对方所取得的成绩。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工作、协商氛围,你的意见建议才比较容易被别人采纳。如果一味的挑刺、指责,甚至“抬杠”“扯皮”,即使你的本意再善良、观点再正确,也很难被人接受。

 

破窗效应:真诚指出对方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一栋房子的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理它,那么不久之后,其它的窗户也会被人打破。破窗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果一个地方扔了很多垃圾,没有人去打扫的话,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垃圾扔在那里;一个烟头没有及时清理,用不了多久烟头就会遍布地上;一幅涂鸦没有擦去,接二连三的漫画马上就盖满墙壁;有人上班迟到,就有人提前早退;一个人不按顺序抢上公交车,大家便一哄而上;一个人闯红灯,后面便跟上一大片……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散,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碎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破窗效应告诉我们,要真诚帮助指出对方需要改进的地方,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特别是同事之间要相互常扯袖子、多咬耳朵,及时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善意提醒对方在工作、生活中出现的细节问题,防止从量变到“质变”,产生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局面。但在重大问题面前,一定要搞好调查研究,决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凡是用“大概”、“也许”、“听说”等模糊语言表述的论据,都是站不住脚的,也没有说服力。

建言献策还要讲究方式方法。春秋时期的楚庄王酷爱养马,有一天,他最心爱的马死了。楚王命令全体大臣致哀,准备按大夫之礼葬之。左右大臣都劝谏他不要这样搞,楚王非但不听,还下了一道通令:敢为葬马向我劝谏的,一律杀头。优孟听说此事,闯进王宫就号啕大哭,对楚王说:那马是大王最心爱的,像楚国这样一个堂堂大国,却只用大夫的葬礼来办马的丧事,未免太不像话。应该用白玉做棺、红木做椁,并建造一座祠堂,追封它为万户侯。这样,就可以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把人看得很轻贱,而把马看得最贵重。 优孟采取了将欲废之,必固兴之的讽谏方法,其建议很快被楚王采纳,最后把马肉“葬”在大臣们的肚子里了。

“楚王葬马”的故事在单位里也会经常上演:有的部下出了点小差错,领导没有搞清情况就劈头盖脑的一顿狠批;有的部下闹了点小情绪,领导没有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就武断的认定前者“任性”“不听话”;有的人给同事提了一点小意见,就被对方认为“不怀好意”等。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场合、把握时机,敞开胸怀、推心置腹,把事儿说清、理儿讲透。

 

避雷针效应:及时化解误会和矛盾

 

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避免雷击。这就是避雷针效应。

古时候,山洪暴发,人民倍受洪水灾害之苦。舜帝派鲧去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结果非但没能治好,反而越闹越大,人民极为不满。后来舜把他作为四凶之一杀死在羽山上。禹是鲧的儿子,吸取鲧失败的教训,决心采取“疏导”方法。他废寝忘食,几过家门而不入,率领着人们疏通河道,完成大规模排水工程,使洪水畅通入海,基本上治理了当时的水灾,变水害为水利。

大禹治水的故事生动诠释了避雷针效应:善疏则通,能导必安。避雷针效应对我们如何搞好合作共事具有启示意义,就是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

如果你是单位的领导,就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加强谈心、交流和思想工作。要及时掌握、了解部下的工作、生活动态,发现部下存在的思想问题,循循善诱之,帮助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既和谐了团队氛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领导切不可以“老爷”自居,把双方本来是平等的工作关系视作庸俗的人身依附关系。同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及时校正自己的心理问题。同事之间在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误解、产生一些矛盾,甚至会遇到让人气愤、不平的事情。面对此类事件,我们也要学习避雷针,多沟通、多协商,及时化解误会和矛盾。只有及时疏导情绪,调节状态,才能全心全意的工作,冷静正确的做出各种决策。                                            

最后,避雷针效应还有益于自己提升道德修养。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或政协工作者,要对法律纪律、道德规矩及人民群众怀有敬畏之心。牢记党纪国法是悬在头上的利剑,心中常怀立足本职工作、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己任的觉悟。特别要注意审视清理自己心中出现的负面思想苗头,慎独慎微,坚决制止不良倾向的聚集和爆发。我国已有为数不少的贪官落马,高官被惩,这是给我们的警示和教育:心中要有避雷针。以党纪国法为标尺,以爱民惠民为方向,以清正廉明为追求,时时反省,事事反省,从每一个细节出发,严格要求自己,才能避免铸成大错,触雷自毁。

 

主办:政协广水市委员会    鄂ICP16018717号
邮箱:gszx6232330@163.com 电话:0722-6232330 传真:0722-6386330 地址:广水市府前街8号 邮编:432700 设计制作:中国广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