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抗战故事之六:
鄂豫边区的反战同盟第五支部
1938年10月24日,应山沦陷,日军第3师团驻防,师团长滕田(中将)。第3师团下辖加藤、山井、森川三个旅团,兵力约15000人左右,师团部设在应山县城东门曹塘角,继任师团长有丰岛和田协(中将)。此外,在广水铁路沿线的驻军还有日本野战铁道第4联队和日本铁甲车队板下大队。1945年5月,日军第3师团调往鄂城,日本步兵独立第11旅团接防,兵力约6000人,旅团长宫下文矢(少将)。日军以应山为基地,指挥随县、信阳、安陆、云梦、应城、孝感、黄陂的侵华日军。
武汉会战使日寇企图“三个月结束对华战争”的狂妄幻想破产,日军士兵厌战、思乡情绪与日俱增,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内部的不满、悲观情绪普遍增长,官兵矛盾更加尖锐、激烈。在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事攻击和政治宣传下,日军士兵由个人携带武器叛逃演变到集体投诚。1940年9月某日下午,日军驻应山士兵坂谷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决然地弃暗投明,置身新四军的麾下。坂谷系纺织工人,在日本有他朝思暮想的亲密爱人,还上有老母,下有幼年小妹需他呵护照料。然而就在新婚大喜前夕,他被强征入伍,远赴异国他乡,从事侵略勾当。坂谷的母亲历经千辛万苦,恳求别人缝千人针于一块布上,并求来“护身符”,祈祷坂谷平安归国。他就是在这种矛盾、极不情愿的心境下“充军”到中国的。离别日本时,爱人和小妹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洒泪而别,苦盼他早日回日本骨肉团聚。坂谷说,分别六年来,他在中国耳闻目睹没有休止的战争、肆虐的屠杀,成天心惊肉跳,仿佛末日即将降临。1939年3月某日,两名日本士兵窜进林家大院,轮奸了一名怀抱婴儿的妇女之后,还痛下杀手,用刺刀将妇女和婴儿“拌豆腐”般捅死。妇女的丈夫怒不可遏,将人性泯灭的日本士兵痛打致死。第三天黎明,日寇展开了报复行动,将正在熟睡中的全湾二百多人驱赶到一起,用机枪射杀,尔后点燃熊熊烈火将村庄化为灰烬。亲身经历这一惨剧后,坂谷毅然决然脱离日寇,投身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
1941年1月3日,为热烈欢迎坂谷投奔光明,加入到新四军队伍中来,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李先念和政委任质斌,特意举行了隆重的集会,表示庆贺。4月5日,借鉴延安和华北各地的方法(1939年11月7日,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日军士兵,逐步认清了日军侵华是非正义的战争,在华北林县麻田村建立了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发展了6个支部,同时,日本共产党领袖野坂参三在重庆组建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依照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阵容,鄂豫边区诞生了日本人反战同盟第五支部。坂谷被选为豫鄂边区日本反战同盟支部长,森田博美任副支部长,盟员有20多人,他们分布在日本社会的不同阶层,森田博美系东京的小学教员,大久保良志为一家株式会社的小职员,大学肄业,星文治是工人,北村宪夫、中野重美是农民。他们参加反战同盟的目标是反对这场侵略战争,唤醒更多的日军官兵阻止这一灭绝人性的非正义战争。
1944年9月,坂谷赴应城县实施反日行动,不幸半路被捕,牺牲时不足30岁。森田博美接过坂谷手中的旗帜,受命肩负反战同盟五支部的领导重任。尽管当时五师部队物资非常匮乏,生活十分艰辛,但五师为了抗日大业,无私地每月额外供应反战同盟成员每人两斤猪肉,特意配发蚊帐和棉衣,还配备了1匹牲口,供他们使用。这些举措,更坚定了他们反战的信念。
反战同盟五支部是一个有很强战斗力的特殊组织,他们的抗日反战宣传搞得有声有色。其运用日文编辑印刷的反战宣传品,犹如一枚枚重磅炸弹在日本军营遍地开花,具有极强的震撼和威慑力。宣传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小说、时事新闻、诗歌、漫画和议论文,更有依日本民歌和俚歌谱写的《自由的钟声》《思乡曲》等反战歌曲,并披露从日本国内寄来的反侵略、要和平的家书,反映日本国内人民的苦难生活。《反战旗》《士兵之友》和《新导报》系反战同盟五支部编发的不定时报纸。《反战旗》是其机关报,它的宗旨是对侵华日军实施反战宣传,内容大多为反战运动的政治言论、诗歌。截止到1945年8月,该报刊印了六七十期,每期发行一千多份。《士兵之友》系由坂谷义次郎、森田博美、中野重美、岩崎、松原等编辑的不定期出版的8开期刊,内容包括反战小说、诗歌及五师、鄂豫边区各地方武装在战场上缴获的一些日军家信。《新导报》主要是对侵华日军进行反战教育,披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实质,宣传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对待俘虏的宽大政策,阐明日本反战同盟第五支部的目标和任务。宣传品起初是油印件,伴随形势的发展,印发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就改在边区印刷厂扩大规模生产。他们编辑的日文宣传品形式丰富多彩,有短小精悍的宣传标语、传单,有告日本士兵书,更有日本时常佩戴的护身符形式的小型安全通行证。上述报纸、宣传品通过各种途径在日军内部扩散蔓延,有极强的针对性,震撼了众多的敌军,瓦解了敌人军心,有力地配合了战场上真枪实弹的战斗。宣传品起初是单色,后发展到彩色套印,增加了宣传视觉效果。
反战同盟五支部摹仿日军信封,书写所熟悉的日本军人的姓名,加盖三角形的军用邮戳,依照军邮的形式寄上宣传品。适逢日本传统节日,反战同盟五支部生产大量慰问袋,里面盛满边区的红枣、板栗、花生、核桃等食物和边区自制的“女将军”香烟,并将宣传品一并传递到日军手里。反战同盟战士还利用土制的喇叭对日军据点喊话,有的日军从碉堡中痴迷地探出脑袋,聆听凄凉哀婉的《思乡曲》等,有时可听到碉堡里抽泣哭声,反战同盟五支部瓦解日军军心和斗志的独特作用不言而喻。
1940年,中岛部队(驻应山城东南马鞍桥的工兵第三联队)进攻襄樊后在远安至当阳途中,二中队三小队队长浦野中尉命令士兵集合列队,自己则在屋内持枪自尽了。二中队有一个士兵厌战思家,几次要求回国没有得到许可,最后自杀了。上村旅团部小厨房士兵浅井武雄听说要被提升为伍长,满役后不能回国,他痛哭流涕,主要原因是厌战思家。驻应山的部队有一上等兵在酒保中公开与中国人说,我们太君的脑筋坏了,我们死了死了的顶好。片桐部队有一个伍长在进攻长沙出发的前一天举枪自杀了。1943年日寇第三师团卫生大队片桐部队宣抚班班员佐佐曾在国内参加反战同盟组织,因此,其家里被搜查,佐佐闻信后旋即举枪自杀以示反抗。1943年,日寇为作垂死挣扎,要士兵表决心,搞了一个忠则尽命遗言遗发的鬼把戏,要士兵写几句遗言,剪一撮头发寄回家表示必死决心,但日军对此都怀有极大反感,有的士兵背后谩骂,有的士兵公开反抗。反响最烈者乃是驻马坪的辎重兵第三联队片冈部,有一个上等兵打了他的一上级曹长,然后用刺刀自杀。1944年,日寇兵员枯竭,连名古屋商务会长也被征兵入伍,该商务会长来应山后会见其弟弟时痛哭流涕,埋怨日本政府不该发动这场侵略战争。同年,广水肥皂厂有一日本人和中岛部队有一上等兵先后跑往新四军五师司令部,受到新四军优待,参加了反战同盟。
反战同盟还深入到敌人据点或附近,调查敌情,截听敌军电话,搜集敌人文件资料和敌占区书刊,为新五师获得大量军事情报。1943年一个严寒的冬夜,反战同盟人士中野和五师敌工部的同志,在安应县公路边窃听敌人的电话。凛冽的寒风冻得手持电话机的中野浑身发抖,但他丝毫没有放弃,终于在拂晓前探听到重要军事情报:“应山县杨家寨一小队伪军到王家店换防。”五师据此情报,消灭了10余名伪军,缴获了10余条步枪和1挺机枪,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张家金、李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