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抗战人物之七:
胡 海 泉
胡海泉,又名思洛,1909年5月出生在广水市马坪镇胡家岩的一个农民家庭。2岁时,父亲病故,与母亲柯氏相依为命。他8岁入私塾,在胡梅平名下就读。
1919年夏,胡梅平向学生讲述五四运动的经过,海泉对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深为赞赏,在作文中经常表露出长大后除暴安良的志向。
1930年,年事已高的胡梅平推举海泉为私塾先生。他上任后,改革教授方法,在课程中增设国文和算学课程。在课堂上,他还给学生讲解时事,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1933年,他结识了马坪镇青年知识分子冯柳凡、姚必吾。从此,他们经常集会、互通信息,抒发各自情怀,探求共同前途。
1935年秋,国民党马坪区公所派出团丁到四乡催捐逼税,胡家岩农民胡思相据理和团丁争论,被无理抓走。胡海泉按捺不住,便呼喊着带领村民拿着铁锄、铁锹追赶,打伤团丁,救回胡思相。第二天,区公所派出团丁40多人枪到胡家岩报复,烧杀抢掠。海泉带领乡亲准备拼命,但开明士绅胡华堂力劝海泉不要莽撞,主张“官了”。他带胡思相到县府鸣冤,国民党县长莫佳玉不问青红皂白,将胡思相毒打一顿,并关押起来,把胡华堂轰出公堂。海泉组织马坪南乡农民示威,要求惩办凶手,反对催粮逼税。农民的威势给莫佳玉以极大震慑,他不仅放回胡思相,还令马坪区公所赔礼道歉。海泉从这件事中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制度,穷人才能真正翻身得解放。
“七七”事变后,海泉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号召人民组织起来。1939年春,应山党组织派海泉和冯柳凡一起到随县长岗店青年训练班学习。在学习期间,海泉经冯柳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个月的学习结束后,海泉回到应山,在家乡从事组建自卫武装工作。
1940年5月,中共应北县委成立,海泉任应北县寿山区委组织科长。根据应北县委的统一部署,海泉随寿山区委书记贾效昌一起,从事开辟寿山根据地的工作。8月,他和贾效昌在双河寺西八角庙后面的公路上,突然被日军包围,贾效昌被捕,一个鬼子抓住了海泉的长袍后摆,海泉挣断衣袍,随手打倒企图拦截他的两个鬼子,一口气跑进了树林,然后跑到寿山,把贾效昌被捕的消息及时报告了党组织。
11月,区、乡行政区划工作完成,胡海泉任第五区锄奸委员。他曾带领武工队几度深入敌占区铲除汉奸,处决叛徒。
1941年春,海泉任第五区区委书记,领导根据地军民多次粉碎了日伪的“围剿”。1943年夏,寿山地区遭到国民党地方顽固势力王楚卿、明怀华、周全章、麻鳝鱼等1000余人的围攻,被掠耕牛100多头,19个村庄和一个军用仓库被烧毁。海泉通过内线提供情报,趁明怀华的小儿子做“三朝”会客之机,兵分两路,一路伏击明怀华,一路袭击双河寺,最终赶走顽固势力,夺回了群众的被掠财物。
1945年春,党组织成立寿山工委,下辖寿南区、寿山中心区、寿北特二区,海泉任工委书记兼中心区委书记。工作中,他注意发挥各种群众组织的作用。在他的支持下,家救会检查落实了几项很有成效的工作,即:二五减租,分半计息,废除押金,保佃农永佃权;建立评租委员会;组织代耕队和兴修水利等,对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配合作用。
抗战后期,日寇作垂死挣扎,除加紧对根据地的“扫荡”外,还豢养特务队分驻双河寺与马坪两地,刺探我军情报,捕捉我抗日干部和支持抗日的群众。海泉说服了在特务队当兵的姨兄柯传斌作内应,趁特务队集中马坪之际,于1945年5月14日晚,带领武工队和区中队共60多人,由柯传斌带路,深夜潜入马坪柳林街特务队营房,把熟睡中的特务队员一网打尽,仅特务队长明元章脱逃,缴枪20多支。
中原突围前夕,上级决定胡海泉留守安应县,担任书记,汪东波任县长兼指挥长,留下一部分地方武装交给他们坚持斗争。海泉受命于危难之时,欣然服从组织决定。他在安陆赵家棚附近的张家冲召集留下的100多名干部战士开会,要求大家“不怕坐牢,不怕杀头,坚持斗争,争取胜利!”自己也表示准备作最后牺牲。儿子怀远长年跟随左右,充当通讯员等职。在即将到来的艰难时期,他不但没有为儿子安排“退路”,反而教给儿子一套应付突发事件的办法,如:在送信时被敌人捉住,就迅速把信揉成一团吞进肚子;被敌包围不能脱身时,就把枪口对准胸腔,用脚趾勾动枪栓自杀等。1946年7月12日,胡海泉被叛徒刘东洲出卖被捕,8月21日,英勇就义,年仅37岁。
附:
本文主要资料来源:根据佐鸣、赖斌、刘海如、汪英、胡远等回忆录整理。
(市政协文史委、党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