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广水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科学编制广水“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案
(2015年8月31日在七届十八次常委会议上通过)
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年度专题协商议题安排,6月初至8月上旬,市政协各专委会、联络处、活动组及广大委员,围绕科学编制我市“十三五”规划,深入镇办、部门、企业、园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50余 份。8月31日,市政协召开七届十八次常委(扩大)会议,进行了专题协商讨论。
会议认为,“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广水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重要五年。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科学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对广水未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会议认为,发展不够仍然是广水最大的实际。我市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层次不高,民生投入欠账较多,环境资源要素趋紧,在经济增长趋势放缓的新常态下,规划编制工作应以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三维纲要”为统领,牢牢把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背景和阶段特征,科学确定未来五年的战略定位、战略重点和指标体系。一要高扬发展大旗。将跨越发展作为规划编制的主旋律,把促进发展贯穿于规划编制工作的全过程,用发展成果为实现“十三五”目标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二要突出深化改革。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将各项改革任务、目标、举措纳入规划之中,把深化改革作为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有力推手。三要强化项目支撑。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国家、省级战略布局,主动融入,借势借力,对接策划,争上一批大项目。四要注重改善民生。加强惠民政策和重大民生项目的推进落实,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弥补民生短板,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五要坚持生态立市。强化生态文明价值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生态旅游业作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置。
就科学编制我市“十三五”规划中的一些重点工作,市政协常委会建议:
一、突出产业项目支撑,奋力促进跨越发展。坚持投资第一、产业第一,突出项目建设,抓好事关全市发展大局重大项目的谋划、申报和推进落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突出实体经济发展,以扩总量、调结构、增后劲为目标,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项目为抓手,突出发展风电、光伏、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高项目质效为核心,完善招商政策,支持本土企业二次创业、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以提升服务能级为基础,加强对武胜关、广办、杨寨工业经济带和应办、十里工业园两大工业聚集区进行顶层设计,完善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整合发展。
致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科学规划农产品产业布局,形成区域特色发展。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大基地,支持龙头加工企业转化升级。改造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策划建设一批水利项目,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围绕整体小康目标,实施精准扶贫,确保2020年我市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举措,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规划引导,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打造重点物流园区。提升金融服务业,加强区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融资担保服务水平。促进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特色农业融合发展。
二、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民生改善。坚持“民生决定目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期间应当更加重视和竭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养老、社保、医疗、饮水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危房改造、养老机构建设,进一步关心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生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力争保证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和公职人员收入达到全省县市平均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坚持产城融合理念,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中等城市规模,规划“两城同城”空间发展格局,优化中心集镇、美丽乡村、健康旅游等空间布局。建设一批中心城镇,将广水历史文化元素植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加大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力度,提升城市特色品味。下大气力打造立体交通大格局,优化畅通对外通道,全力争取京港澳高速复线过境广水、武汉至信阳城际铁路和随麻安铁路在广水设站,努力申报八里岔机场改为军民两用,完善市、镇、村、湾交通网络。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建设“智慧广水”。整合政务、民生信息资源,建设市级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智慧民生、智慧管理。
四、建立规划评估考核机制,实现“多规合一 ”。健全全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协调机制,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总体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形成以总规为龙头、专项规划、地方规划相匹配的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加强“十三五”规划项目的实施责任,实行清单管理,公示进度,挂图作战,按时销号。完善规划实施评估考核办法,建立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增强“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刚性评价,强化规划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