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广水市政协网 >> 协商论坛 >> 浏览文章
“三进”协商论坛论文选登之十八: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分析与对策
日期:2014-12-1 17:03:46   浏览数:

 

“三进”协商论坛论文选登之十八

 

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分析与对策

 

 

 

 

广水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常年粮食播种面积85万亩,总产43万吨,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但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灌溉用水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面对年年抗旱年年旱的被动局面,应改变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避灾农业和效益农业。

一、农业用水现状

广水地势北高南低,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双重特点,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其中20108月至20136月降雨量累计1715.65毫米,比正常降雨量减少49 %2014年以来降雨量有所回升。由于连年干旱,全市存水量逐年下降,现有蓄水量仍不能满足我市农业生产的需求,农业用水缺口大,严重制约了全市农业生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全市6个大中型水库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而农田却集中在东南部。素有“广水粮仓”之称的骆店镇和陈巷镇,水稻种植面积近9万亩,但大部分耕地存在距离水源远、地势较高、灌溉难等问题,农业用水没有保障。

二是水资源严重缺乏。我市位于长江、淮河流域分水岭,境内无客水,年人均水资源量为1000 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全省平均水平的63.5%。水利工程设施分布不合理,东部蓄水工程不能满足工农业用水需求,西部徐家河水库、先觉庙水库大量的水资源无法有效利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日益加重,水体污染加重,城乡供水与农业生产争水矛盾日益凸显。以前大部分乡村的饮用水源为河流、水库和地下水等,现改为水库水源。水源调度优先城乡生活供水,农业灌溉不能保证。据测算,全市城乡日生活供水量15万吨,年平均供水总量5475万吨。正常年景下为确保城乡生活供水,年均农业灌溉缺水5525万吨,干旱年景下,农业灌溉用水缺口9925万吨。

三是水利设施脆弱。我市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资金、技术局限,加之运行时间长,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配套设施不全、功能弱化。据调查,全市灌区工程配套率不足30%,特别是灌区末级渠系坍塌、河流河岸坍塌严重,70%的塘堰淤塞损毁,80%的泵站无法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因地方经济条件差和村民经济能力有限,水利设施维修力度不够,老化严重,渗水漏水现象突出,现有水利工程设施不能满足农村抗旱工作需要。

四是避灾农业发展不足。现有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超过了我市自然生态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目前,我市的水资源已不能满足常年水稻种植规模的用水需求,居民生活与农业、工业生产争水的矛盾日益凸显。农业避灾减灾的品种较少、技术储备不足,一旦灾害来临,缺少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建议和对策

一是坚持宣传引导,强化全民节水意识。针对我市当前存水及用水需要状况,应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同时,要加强“水法”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以高干渠泵站更新改造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末级渠系改造和机电泵站设备检修。加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全面提高蓄水灌溉能力,增强抵御灾害能力。

三是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要做到长期调整与短期调整相结合,水田调整与旱地调整相结合,粮油作物调整与经济作物调整相结合,农田调整与林地调整相结合。对水源保障率低、需二级以上提水插秧的田块,坚决调整发展耐旱作物。短期调整时,可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能力,发展玉米、花生、红薯、芝麻等旱作物。要积极发展油桃、油砂豆、蓝莓等高效经济作物,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四是发展设施农业,提高科技避灾水平。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避灾农业的重要突破口,在广水东晨农业公司、长岭李畈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完善配套服务措施,吸引更多的民间和社会资本投向设施农业。同时,要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充分发挥科技在避灾农业中的支撑作用,提高我市避灾农业、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黄锋  广水市政协常委,农业界,现任市农业局副局长)

 

 

主办:政协广水市委员会    鄂ICP16018717号
邮箱:gszx6232330@163.com 电话:0722-6232330 传真:0722-6386330 地址:广水市府前街8号 邮编:432700 设计制作:中国广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