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协商论坛论文选登之六
关于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建议
熊 玲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姨等亲属的14岁以下儿童。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市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便产生了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渴望亲情的呵护,需要有效监管,需要适时适度的思想道德教育,渴望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方的关爱工作,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现状
广水市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辖17个镇办事处、开发区,402个村、社区,总人口94.73万人,其中儿童13.3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4.13%。由于近几年打工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人数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妇女14.7万人,农村留守儿童2.6万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在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方面极易产生一系列问题。
(一)感情淡漠,上进心不强。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人格与智力健康发展。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教育,将他们寄养在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里,疏于管教,造成性格孤僻、自闭和不合群,与父母长期得不到沟通、交流,造成亲情淡漠,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自觉性不强,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出现偏差。
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而学校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沟通难以实现,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假话,有的甚至成了“问题儿童”。
(三)疏于管理,经不住外界诱惑。
“留守儿童”的年龄刚好处在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管理而易于造成是非意识淡薄,分不清好坏。“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通常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更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根本管不了。现阶段,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而社会上一些不法娱乐场所为了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拨。加上一些不法分子的引诱,有的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几点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强化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家长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父母可通过打电话、写信、网络视频等多种方式与子女进行交流,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另一方面,家长要多与学校教师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并及时引导教育,防止其滋生消极的思想倾向。
(二)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留守儿童学校寄宿条件,保证留守儿童“不仅有学上,而且上好学。”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变化,增加感情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还要与家长及代养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挥家庭和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使“留守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三)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
关注“留守儿童”身心成长是一个繁杂的社会问题,市委、政府、相关部门及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政府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成立专门机构,定期不定期通报情况,开展联合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新机制。一要加强舆论宣传,特别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二要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民政部门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卫生部门定期了解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提供必要的疾病防治和健康咨询;公安、司法部门配合学校做好法制教育,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力度,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犯罪;文化部门净化未成年人文化市场,切实加强网吧管理;劳务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把家庭教育纳入农民工培训内容;宣传部门加大对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报道力度;妇联组织要开展“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依托留守儿童服务站,组织“留守母亲”接受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她们的素质;共青团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团(队)活动,和城镇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关工委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与特困和问题的“留守孩子”结对帮扶, 让他们能得到更多的亲情和关爱。通过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形成对留守儿童真心关爱,齐抓共管的氛围。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发展本地经济,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能在本地打工,缩短务工农民回家周期,从政策上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改革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各种制度,拆除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城乡壁垒,减少农民进城的“迁移成本”,同时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进城务工人员享有城镇原住居民同等的政治和社会权益,他们的子女也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待遇,从而保障劳动力合理流动。这样就能从政策层面上鼓励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将子女带在身边生活和学习。这些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留守儿童”数量增加的趋势。
(熊玲:广水市政协委员,妇联界,现任市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