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应引起高度关注
随着农药、化肥的长期大量使用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应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关注。
据调查,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主要有四大污染源:
一是农业投入品污染。1、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有些农户只注重用药,但不能科学、安全使用,导致药物中有毒成分的扩散和渗透,造成水土污染,直接影响着人类健康。2、肥料的不科学使用。农户科学配方施肥意识较低,偏施重施化肥,不施或少施有机肥,造成土壤理化性状下降、板结严重,化肥利用率低且大量流失,导致农田土壤和水体污染。3、设施投入品和包装材料等废弃物污染。主要是西瓜、大棚蔬菜、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大量使用地膜,但地膜回收利用率很低,绝大部分遗留在土壤中,降解难,时限长。据测算,广水市每年有70吨以上的废旧地膜遗留在农村土壤中。此外,还有一些仍残留农药的包装废弃物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是农作物秸杆和残体污染。农作物秸杆主要是粮食作物秸杆和经济作物残体。每年这些秸秆有一部分直接还田,剩余的或被丢弃在田边、河道,造成河水发臭、变黑,或被农民焚烧处理,产生大量烟雾,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三是禽畜渔排泄物污染。传统农业中,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生产,可形成较好的生态平衡体系。随着农牧分离,种养严重脱节,加之化肥普遍使用,有机肥施用量大幅减少,畜禽粪便未得到有效利用。禽畜粪便乱排乱堆,通过地表径流流入到塘堰、河流形成污染。农村有的养殖场和居民区混杂,不仅影响村庄生活环境,还造成水体污染,甚至污染集中饮用水源。此外,水产养殖的无序开发,也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四是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的污染。工业化、城镇化带来城镇面积和工业企业快速扩张,许多地方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填埋场建设滞后,工业废水大量向城乡结合部排放,建筑垃圾及固体废物大量堆积。致使一些有害、有毒化学物质和病原体、放射性物质渗透到土壤、水体中,造成土壤结构变化和重金属污染,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有碍植物根系增长,或在植物体内积蓄,危害人体健康。
为此,建议:
1、加强宣传发动,提高全民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宣传工具,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转变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政策、法规、技术知识及先进典型,提高广大群众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意识与技能。
2、推广科学施肥,实施病虫害统防综治。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秸杆还田,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碳胺等单质肥施用量,针对性补施中、微量元素肥料,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选择推广抗性好、适应好的优良品种,减少农药、肥料施用量。加大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实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防治次数。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鼓励农民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和优先采用非化学防治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
3、加强投入品管理,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严禁销售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药、肥料等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制定完善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推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综合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有效减轻农业投入品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和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实施清洁工程,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积极推广“猪-沼-果(菜等)”、立体套种、免耕少耕、生态果园、庭院经济等生态农业模式,加快农村户用沼气池、规模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和小型联户沼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以沼气池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做好“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实现家居用能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市政协常委、市农业局副局长黄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