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广水市政协网 >> 广水市情 >> 浏览文章
广水市基本市情概述
日期:2013-5-2 16:31:09   浏览数:

 

广水市基本市情概述

 

 

(一)人口地理

广水市位于鄂东北,与河南信阳毗邻,素有“鄂北门户”之称。全市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94万。地跨东径113°31-114°07′,北纬31°23-32°05′。境内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自北而南,山地、丘陵、沿河小块平原依次分布,山地占30.1%,丘陵占67.4%、平原占2.5%。森林覆盖率达43%,气候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

(二)区位交通

北倚全国八大名关之一的武胜关,南眺富饶旷美的江汉平原,挑桐柏山脉、大别山脉于东西,划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于南北,系全楚襟喉之处,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地处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节点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境内麻竹高速,107316两条国道,京广、武襄两条铁路,宋长线、平线两条省道贯穿全境,汉十、京珠两条高速擦肩而过,开通黄石东至广水城际列车,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三)历史人文

广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置县于南北朝时期,古称贰国,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佛教祖师达摩曾在本市大贵寺面壁修行,遗存“崧高峻极”珍贵石匾;唐代诗仙李白在此隐居多年,留下“床前明月光”等千古绝唱;宋代文学家宋祁、宋庠兄弟光耀故里,佳作“红杏枝头春意闹”脍炙人口;明代忠烈杨涟官至兵部尚书、右都御史,流芳万世;当代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先祖连庶、连庠出生于此,与“二宋”并称“应山四贤”。近年来,广水大力弘扬杨涟文化、连氏文化、詹王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品牌。

(四)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26.45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07公顷,15.4%;园地1.3公顷,占0.5%;林地9.5公顷 , 36%;草地0.1公顷,占0.4%;城镇农村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1.4公顷,占5.3%;交通用地0.17万公顷,占0.6%;水域2.61万公顷,占9.9%; 难利用土地8.44万公顷,占31.9%

矿产资源:已查明矿产有32种,矿产地47处,探明储量有11种。优势矿产为:重稀土钇、花岗岩、白云岩、高岭土、矿泉水、萤石、石墨、磷、大理石、滑石等。尤其是重稀土钇、花岗岩、白云石、高岭土、矿泉水为本市重要矿产,储量丰富,品位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水利资源:广水水资源匮乏,是鄂北地区有名的“旱包子”,蓄水能力较差,易涝易旱。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淮河流域两大水系,有大小河流337 , 水库190座。其中大(二)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5座,小(一)型水库32座,小(二)型水库152座,塘堰、河坝6.4万处。总蓄水能力6.1亿立方米,有效蓄水4.57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99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58月份。

物产资源:野生动物有一百余种,代表性的兽类有野猪、野免、黄鼠狼、刺渭等。代表性的禽类有野鸡、野鸭、秧鸡等。代表性的家禽有猪、鸡、鸭、鹅、狗、猫等。植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共有 65 147 355 , 竹类 3 种。水产种类繁多,常见鱼类共有 42 种 ,代表性的鱼类有白链、花链、草鱼、鲤鱼、青鱼等。主要土特产有大蒜、桃子、板栗、柿子、猕猴桃、洋葱、生姜、花生、茶叶、香菇、白木耳、黑木耳、龟、鳖等。

(五)工业经济

广水工业特色鲜明,基础雄厚,初步形成了风机制造、钢铁冶金、医药化工、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七大工业体系,是全国重要的催化剂生产基地、中南地区重要的小针剂生产基地和全省重要的再生纸生产基地、纺织服装出口基地、乳酸博士后研发基地。2012年,全市规模企业167家,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28家、过千万元的企业7家,规模工业总产值290亿元。双剑公司荣获全省优秀民营企业,华鑫公司入选全省民营企业百强,2家企业入选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双剑风机、湖风风机进入上市辅导期, 2014年双剑公司有望上市。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湖北著名商标11件、湖北名牌产品10种,高新技术企业11家。

(六)农业经济

广水是农业大市,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50万亩优质粮油、20万亩林果、6000万棒(袋)食用菌、80万对王鸽、70万头生猪、5万亩大蒜、7万吨水产品基地。引进落户了中国500强企业新希望六合集团,拥有大自然食品、吉阳食品等湖北省重点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吉阳大蒜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省级龙头企业4家,随州市级龙头企业13家,获“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达32件。其中杨林沟茶叶、仁健蒜蓉、徐家河白条鱼等8个产品被农业部认证为有机食品,“武胜关”牌大米,“高祥”牌面条,“蕾奇尔”牌小农虾等3个品牌被认定为全国知名品牌。2012年,农业总产值62亿元,增长12%

(七)城市发展

广水是全省唯一的双城区县级市,拥有应山、广水两个城区。近年来,广水市围绕 “两城同城、中等规模、宜居宜业”的目标,致力打造新型中等城市、鄂北门户城市。201110月,广水市新一轮城市建设规划获省政府批准。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心城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达40万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推进10大市政工程,即:应广大道一级公路改造工程,马都司新区工程,应山大道暨“一河两岸”建设工程,大邦路旧城改造工程,工业园区路网工程,城区道路刷黑工程,广办南环大道工程,广水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工程,城区天然气利用工程。

(八)文化旅游

广水系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处,人文古迹遍布全境,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境内有西周王子山古遗址、春秋战国古墓群。早在唐宋时期,寿山、三潭即为风景名胜地。明清时期,大贵寺、宝林寺、龙兴沟己成为鄂北地区重要的游览胜地,应山的“ 三台八景”闻名遐迩。境内自然风光优美,有著名的三大风景区:东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华山,森林面积1000多公顷,重峦叠障,玉湖掩卧,风光秀奇,空气清新,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北有省级风景名胜区三潭,古木参天,峡谷幽邃,一瀑三叠,有“中原一秀”之誉;西有省级旅游度假区徐家河,蓄水量达8亿多立方,水面开阔,水质清澈,岛屿众多,仙女岛尼罗鳄养殖观赏为景区一绝,有“中部千岛湖”之称。

(九)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截止2012年,全市学校112所,专任教师总数5945人,在校学生85898人,幼儿园31个,在园幼儿1507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九年义务增长率完成率97%广水市先后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合格市、扫盲工作先进市、“贫九”工程先进市和全省“普九”工程先进市、教育兴农示范市。2012年,广水市被列为全省第二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

医疗卫生:截止2012年,全市共有市直医院3个,卫生院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8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98人,注册护士1103人,卫生防疫人员134人。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数2378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05%,新生儿死亡率降至1.8。目前,广水市正实施医保支付改革,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市一医院被纳入全国300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之一,医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社会保障:截止2012年,全市城市低保人数8976人,农村低保对象27311人,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增加到5764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0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37.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2.76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1.4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目前,80岁以上老人享受高龄补贴,百岁老人享受长寿津贴。

(十)发展荣誉

广水市是全省首批扩权县市、财政直管县市之一,先后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科技进步示范市、科普示范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市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市、工业经济先进市、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平安县市、卫生城市,荣膺中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乡称号。2012年,广水市荣获中国风机名城、全国新农村电气化县、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市、保险先进市、医改工作先进市、第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第四次荣获全省金融信用县市,被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

(十一)发展战略

2009年,广水市六届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四区”,即:百亿园区、新农村试验区、城市新区、休闲度假旅游区。2010年,广水市六届三次党代会提出推进 “四大建设”,即:项目建设、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2011年,广水市六届四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六个两战略”,即:打造十里、东三镇两大工业集聚区,建设马都司和“一河两岸”两大城市新区,争创徐家河和三潭两大4A景区,推进马坪长岭镇村统筹试验区和北三镇两大农村试验区,激活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两大经济引擎,打牢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两大发展基础。2012年,广水市七届一次党代会上提出 打造“四个城市”,即:新型工业城市、开放创新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全面小康城市。(市政府办公室)

 

主办:政协广水市委员会    鄂ICP16018717号
邮箱:gszx6232330@163.com 电话:0722-6232330 传真:0722-6386330 地址:广水市府前街8号 邮编:432700 设计制作:中国广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