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令节日
1、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1912年后启用公历,将1月1日称“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除夕守岁至正月初一凌晨,全家人都穿上新衣服,携蜡烛、香、纸、爆竹,家长及子女出门择一方位,点烛、焚香、烧黄表、叩拜、燃放爆竹,还春接福,叫“出行”或“出天方”。接着拜年,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清晨至上午,出门拜亲朋好友,邻里相互串门恭贺拜年,见面曰“跟你拜年”、“恭喜发财”、“新年好”等语。若在下午,则称“拜晚年”。“出行”自1964年后大为减少,20世纪80年代后,在乡村仍较盛行。城镇居室一般没有神柜,则不拜天地和祖宗,但晚辈必向长辈千拜年。春节拜年,一般初一拜邻里,初二拜岳家,舅家,初三以后拜亲戚,好友,直至拜到正月十五。城关、广水等机关团体在腊月放假前均举行“团拜”。春节期间,不论城镇或乡村,民间均要组织龙灯、彩船、狮子等逐户拜年,受拜户则以爆竹相迎,香烟等物品相送。机关、企业单位则组织龙灯、彩船、狮子、腰鼓、锣鼓等到政府大院、机关单位门前拜年,受拜单位以爆竹相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春节娱乐活动渐少,除有零星彩船以外,只有烟花爆竹之鸣放。
元霄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又称“灯节”,俗称“月半”。应山俗有“月半大似年”之说。民间正月十五闹元霄,是农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从正月十三开始至正月十五,依次为:试灯节,除家家户户门前挂灯笼外,还要将扎制好的花灯拿到街上游行展示;正灯节,所有花灯齐出动,人们观花灯,猜灯迷,耍龙灯、玩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街上人流如潮,锣鼓喧天,鞭炮不断,焰火缤纷;元霄节,则是玩灯的高潮,往往闹至深夜,有的则通宵达旦。人们都要把春节准备的爆竹花炮放完,以示年过了,节过了,正常工作开始了。应山城区称“闹元霄”为“玩灯”,传统习俗以龙灯为首,旧分南北两龙,南方克水为火龙,饰以红色;北门克火为水龙,裱以白纸。继之以鱼灯、散灯。鱼灯为骨牌高照,鳌鱼领首。后为二鲢鱼、青鱼、鲫鱼、五尾金鱼,取“年年清吉,五金魁首之意。”散灯分为“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 八仙”,均描以吕洞宾、铁拐李等神话人物,还有各种飞禽、走兽、水族、昆虫灯和各种形状的彩灯。在灯的游行队伍里间以采莲船、高跷、狮子、蚌精、推车、莲湘、大头、竹马、独龙杠、平台故事、铁芯子故事等。沿街则扎有过街灯,彩绘戏剧故事高 街心,东西南北街达十数台之多,各家各户门前挂灯。建国后又增添了彩车、秧歌舞、腰鼓舞、红绸舞、电子组合灯、模型灯、广告灯等。元宵之夜,锣鼓频秦,鞭炮轰鸣,满街灯火,人群浮动,嬉游元旦,可称得上是中国的“狂欢节”。元宵节那天,各家各户都要吃元宵,俗称“汤圆”,取便宜团圆、平安、吉利、美满之意,有的还要置酒摆肉,吃饺子。在农村创有“赶毛儿鬼”(烧田埂、放垛竹)的习俗。砍不结果的树,砍七下并唱七遍:“看你发芽不发芽,砍的灶里烧了他;看你结果不结果,砍的灶里烧把火”。晚上烧柏树枝子,炒瓜子,以祛邪祈福。“玩灯”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后得以恢复,80年代达到高潮,如上所述但至90年代中期以后,元宵节城区已天灯可观,只有接 这行人,不断燃放焰火、烟花、爆竹,间或举行一次民间文艺汇演,趋于冷落。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相传在冬天蛰伏后,到惊蛰这天苏醒,就会抬起头来,冬季少雨的天气即将结束,“雨水”即将来临,万物因此而复苏。人们就在这一天举行仪式,庆祝龙抬头,节日过去就要准备春耕春种了。应,山旧俗,农民在春社日备些酒肉,到土地庙祀土神(土地菩萨),或祭扫丘陇(田埂),以求风调雨顺。人们又以二月二为“花朝节”,又称为“花神节”,认为这一天是百花的生日,都要在这一天悬彩护花,时间必须安排在五更,所以叫“花朝”。在二月花朝,人们用红布条或红纸悬挂于花枝之上,或剪回(买回)花枝插入瓶中,系上红布条或红纸,以应节俗。旧时在农村则要举行庙会,大玩三天,庆祝花神仙诞,举行花灯巡游,在游行隧伍里,有平台故事、铁芯子故事,还要演戏文娱神,也很热闹。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风和日丽,春暖花开,少长出游,称行踏春(旧俗也有以清明节为踏青节的),相传能踏去百病。少儿多在里郊放风筝。“三月三,吃鸡蛋”,民间多在此日用狗肉或开花的地菜与鸡蛋同煮而食,相传可辟邪免疫。
清明节 是由二十四节气之清明演变成的节日,一般在阳历4月5日前后,阴历二、三月间。清明节前后10天,即“前三后七”,清明前三天和后七天为上坟扫墓的日子,也有“前三后三”之习俗。清明节前一二日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有俭肾人叫方子推,在晋国内乱时随公子重耳在国外流亡达19年,并救了重耳一命。后重耳回国当了国王,他不救封偿,却带着老母到山西绵山隐居。当重耳(晋父公)想起介子推并要给他封官时,发现介子推已隐居,便亲自率人前往寻访。但绵山重山叠嶂,遍寻数日不见踪影,有人建议用火烧山的办法逼他出来,大火过后仍不见介子推出来,再去寻找,发现介子推母子相抱已被烧死。晋父公十分懊悔,即下令全国禁火,冷食一日,以此寄托对介子推死于大火的衷思,此后逐渐形成流传天下的习俗。三国时把一月改为三天,俗称“寒食节”唐朝以后,将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与清明融成一个节日,即“清明节”。节日期间祭祖扫墓。踏青游春便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逐将纪念介子推的活动逐步演变为祭扫先人坟墓的活动。对于宗庙、祠堂、祖坟的祭祀,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头等大事,但在建国以后,在“阶级斗争”的年代,宗庙、祠堂大多被毁坏,在1964年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至“文化大革命”10年,祖坟大多因改河造田、治山治水、平整土地而被平毁,以致后 来,海外归来之人无祖可祭,无根可寻。人们并非忘了祖宗,而是在当时的情势下,惧怕因“封建迷信”、“宗族房头”受牵连影响前途,根本不敢祭祖、上坟。改革开放以后,清明祭祖扫墓习俗逐渐恢复。每逢清明节,清晨早起,家家折杨柳插在大门两旁,设酒菜祭奠祖先;上年上祖坟,烧香、化纸、培土包坟,称“上坟”。许多在外地打工或工作的人都要在清明节期间赶回祭祖扫墓。除祭扫自己的祖坟外,单位团体或学校都要开展祭扫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的活动。有的在祭扫仪式结束后,还要进行踏青赏春、野外聚餐等活动。
端午节 又称“天中节”、俗称“端阳节”、“重五节”。原本五月初五端午节,称“小端阳”,因此时农事繁忙,农村多以五月十五日为端午节,称“大端阳”。相传我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被楚天放逐到湖南,当他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听说楚国都城被秦国攻破,痛不欲生,怀抱石头,投入阳罗江自尽。当地渔夫闻讯划舟来打捞,却不见屈原的尸身;有的渔夫便把为屈原准备的粽子、鸡蛋等扔进江里,希望鱼龙虾蟹黄吃饱了不去吃屈原的尸身。从此,人们以吃粽子、划龙舟,表达对屈原的热爱和怀念。至宋代朝迁追封屈原为忠烈公,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一直流传至今。除北之外,端午节还有挂艾蒿、佩香包的习俗,古人为“重五”是毒气横溢、鬼魅活跃的“恶日”,挂艾蒿、佩香包则有辟邪祛疫之功效。应山无洪河巨津,河沟水浅不可行舟,旧进便用纸竹扎制龙舟,请和尚道士做道场,即“平康醮”,以祛邪镇恶,醮事结束后,抬纸竹龙舟游行,游行队伍里间以平台故事、铁芯子故事、彩服扮演戏剧人物,一直从五月初一玩到五月十五,十分热闹。民间在此日家家户户插艾蒿于门前,人人饮雄黄酒,小孩佩带装有薄荷的香包,相传为辟邪避灾。亲朋间相互赠送粽子、鸭蛋。解放后过端午节较为简便,家家清扫房屋庭院,备办酒肉加 ,插艾蒿、食粽子。乡下男家大多在此日携带礼物往嫁求定婚期。婚后第一个端午节,夫妻携桃子、粽子等物往女方娘家,叫“送端阳”,娘家回赠雨伞、凉席等物。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商家利用此节日促销粽子等物品,节日的内涵已简化为吃粽子。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古称“天贶节”,始于宋代,每到这一天,皇亲国戚、官号士庶都要到寺观祈祷上天,为此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修建了“天贶殿”。民间又称“姑姑节”,即“六月六,请姑姑”,每到这一天,在农村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娘家省亲。应山旧俗,每到这一天,农村都要祭祀土地神,读书人家晒书籍,寺庙晒经卷,一般人家曝晒衣物,并燃烧艾叶,医治痼疾。六月六习俗,大多被人们遗忘,仅逢此日晒晒衣物而已。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古称“七夕”,又名“乞巧节”。每到这天夜晚,少女穿新衣服,拜双星,将自己手工制作的工艺品陈列于庭院中,让亲友观赏,并举烛燃香,谓之“乞巧”,故又称“少女节”,文人学士则有七夕夜对空举酒,祭拜魁星,以乞得文采。“七夕”最高浪漫色彩的是,半随牛郎织女七月七夜晚相会的神话传说,“鹊桥相会”的故事自古以来就感动着天下苦怎相思而难得见面的有情人。古代男女自由恋爱受到世俗的制约,不但难以见面,甚至难成眷属,相互思念的情人或想得到意中人的男女,便把“七夕”作为关系自身命运的节日。其夜女伴相约,酒扫庭院,设酒摆供,祈求天帝开恩或喜鹊赞襄,使天下有情人得以相会,长相厮守。后来逐渐形成有情人相会之夜,或在柳荫下,或在长堤边,相依相偎,仰望长空,指点着银河系两侧的牵牛织女星,窃窃私语,互诉衷肠,海誓山盟。改革开放后,在商家和媒体的推动下,“七夕”的情人味更浓,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之夜, 上有去鲜花的小摊,有男女小青年买花相互赠送,相搂相依,情意浓浓。亦有去售评 灯(孔明灯)的,小青年许愿灯,把心愿写上,飘上摇远的夜空。
七月半 即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会”,俗称“鬼节”。道教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道观在七月十五日举行中元会,信道之人于此日至道观朝拜,进献参品和财物。佛寺在此日举行孟兰盆会,诵 “盂兰盆经”,讲目莲救宗祠,祭先祖,慎终追远,普渡沉沦,晚上在路口和水边点烛燃香烧纸,在水塘河沟放荷叶灯,祭野鬼孤魂,祈求地方平安。建国后中元会、盂兰盆会及宗祠祭先祖渐次打灭,点荷叶灯以渡幽魂的习俗亦被人们淡忘,但在路口水边点烛燃香纸放鞭炮祭野鬼孤魂的习俗仍沿续下来。每逢七月半,入夜在应山河边、三环路、广安路两侧,即有中老年妇女蹲在水边、路边点烛燃香烧纸,并祭以菜饭酒品,然后放串鞭炮,香烟了了,爆竹声声,问路人提示,今晚是鬼的节日。
中秋节 古代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盂、仲、季。农历八月属秋季的正中,称作“仲秋”,而八月十五日即属于秋季之中,又属“仲秋”之中,故称“中秋”。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月亮最亮最圆,人们便以圆月为亲人团聚的象征,故此又称为“团圆节”。古代帝王有夫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世俗每逢八月中秋也有祭月、拜月、赏月之风,祭拜月神后,还要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俗称“团圆饼”、“团圆酒”,以示祝福、喜庆团圆,寄托“花好月圆”的美好愿望,因此中秋节又称为“中秋佳节”。中秋节除祭月赏月外,亲友间还以月饼相赠送,亦有祝福团圆之意。建国以后,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习俗早已消失,因工作关系,相距遥远的亲人并不一定在此日团聚,但吃月饼、送月饼,以通讯方式相互祝愿的习俗仍广为流传。20世纪90年代后,便有商家在中秋节前大肆炒作,各式花样更新的月饼摆在街头铺面,让人眼花瞭乱,把中秋节变成了单一的月饼节,在应山还有中秋节一家团聚共赏鸡炖板栗的习俗。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之极,九九是阳数的叠合,谓之重九,故称为“重阳”。相传重阳节起源于汉代,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后流传至民间,演变为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消灾求吉利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做“登高节”。古人认为九月九日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得越多,登临高处可吸纳更多的清气,甚至可以以44天成仙。44天成仙是不可能的,便演变登高祈寿,而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因此,茱萸和菊花酒便成为登高的必备之物。应山旧俗,此日上人多登高赋诗,饮菊花酒,此俗在建国后早已消失。1986年国家把此日定为“老龄节”,一些机关单位便在这一天举行登山、赏菊、赋诗或召开老龄人座谈会等有益于老人的文化娱乐活动,机关单位负责人多携带礼品看望退休老人,以示节日祝贺。
十月朔 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为古代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每年到这一天,上层社会祭宗庙,为国之大典,民间主要是祭祖,用彩纸扎成衣冠作祭品,祭祀后烧给死去的先人,即“送寒衣”。十月又是从秋收转为冬藏的时节,民间在这一天做麻羹豆饭(即豆沙包子),谓之始熟赏新,并作为祭品祭祖;酿制冬酒,以御寒、补虚、强身、延年。应山旧俗,这天农家都要备香楮(杨树)酒饭,祭祀野鬼游魂,以求平安;蒸米做糕,以雄鸡祭祀土地神,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建国后,此俗渐被人们淡忘。
冬至节 农历十一月冬至,一般在公历12月22日或23日。作为一个节气,过了冬至,气候将进入最寒冷的时节。因此,人们常把冬至作为寒冷时节到来的标志。古代冬至节的主要活动是贺冬,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短,是个吉日,值得庆贺。除官绅士庶互相贺拜外,家庭的晚辈要礼拜尊长,媳妇给公公婆婆献上新鞋新袜,给长辈做长寿面(又称冬至面),希望长辈长寿。因此,冬至节也是古代的“敬老节”。礼拜尊长辈,要祭先祖、拜先师(孔子),宴工礼拜老师。因此,冬至节也是古代的“尊师节”。冬至节的传统食品是馄炖(或水饺)和年糕。据说可祛病除邪,求得平安。冬至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腌菜和置办腊货,随着岁月的流失,冬至节的评多礼仪大多消失,以致人们并不知道这在古代是一个重要节日。但过了冬至,腌菜、灌香肠、晒制腊肉腊鱼,仍是家庭主女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腊八节 进入腊月的第一个节日是“腊八节”。在古代,每年农历十二月都要过“腊日”,在南北朝时期把腊日确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每到这一天,民间都要举行祭神仪式,演摊戏(头戴面具),吃赤豆粥,以祛疫辟邪。演变至后来,腊八节的主要活动是吃腊八粥。传说其工民有个儿子化为历鬼害人,但怕赤豆,于是人们以赤豆粥,全家吃了后,便鬼邪不侵了。至于赤豆粥如何演变为腊八粥,就与佛教有关了。佛经记载,释迦牟尼苦修时快饿死了,有人给他一碗粥喝,喝了后便恢复了精力并得道成佛。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的世俗融合。原来腊月是君王祭神,感谢神赋予人间五谷的月份,称为“君王腊”。至宋代、僧徒把腊八附会为佛祖成道的日子,腊八前几天僧徒到处化米,至腊八在米里加上核桃仁、松子仁、栗子、柿子之类熬成五味八宝粥,称之为“腊八粥”。在寺庙作浴佛会,先用“腊八粥”供佛,然后散发给信徒,吃“腊八粥”的习俗便流传开了。应山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不过传说为有一年腊月初八,一户人家揭开米缸才发现没米了,刮缸底才刮了一点米,又刮其他空缸,凑合了一碗五谷杂粮,煮了几碗稀粥才度过了这一天,后业人们都在腊八这一天煮粥吃,叫做“腊八粥”,以告戒后人要勤俭过日子,不要到了没吃的才去想办法。为了让后人把粮食当珍宝,把“腊八粥”又叫“八宝粥”。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超市卖的“八宝粥”的样品,已是人们吃精粮吃多了,以增加营养的调剂品,而非真实意义的“腊八粥”。过了腊八节就要准备办置年货了。
祭灶节 又称“小年节”,俗称“过小年”。祭灶源于人类对火的崇拜,祭灶神就是为报灶神“火食生养之恩”,后演变为祈福弥灾的祭祀。灶神,俗称“司命菩萨”,又称“灶王爷”。习俗多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灶,又据“君三民四”过小年的说法,君王和与君王同姓的姓氏在二十三日过小年,一般百姓则在二十四日过小年,分别在这两天晚上祭灶。过小年这天晚上各家各户都在厨房供灶神,叫烧香送司命菩萨上天过年。祭灶神还有两种特殊的祭品,一种是饧糖,另一种是糕粑,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祭了灶神之后,人们就要加紧办年货、年菜,准备过大年。人们如何准备过年呢,应山有意谣这样唱道:二十四扫扬尘,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割猪肉,二十七炒瓜子,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灯花谢(守岁),初一早年拜了,花生饼子吃个饱。这是旧时过年的情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年货已不必自己置办了,到超市购买应有尽有。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印二十九日)为年终之日,当日为除日,夜晚为除夕。古代在除日之夜都要举行驱除疫鬼,辞旧迎新的仪式,以寄托人们去故纳新,除邪迎福,送穷接富的美好愿望。因此有在除夕近宵守岁、送岁、迎岁的习俗,并一直传承下来。此日家家团聚,出门在外的人大都要赶回来吃年饭。这天下午店铺关门,家家户户贴春联和门神。入夜祭先祖,阖家吃年饭,又称“吃年夜饭”,因为吃年饭被赋予亲人团圆、合家平安、来年大吉等意义,而成为除夕的一项重要活动。吃罢年饭后开始守岁,长辈楷体晚辈(指未成年小孩)压岁钱。子夜将(零点左右)家家户户燃放爆竹,送旧岁迎新年。自1983年后,特别是电视普及以后,守岁的主要活动被在电视机前观赏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所取代,后因电视节目新意不少,不少人家则通宵打麻将。
2、法定节日
法定节日为之旦节、“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十一”国庆节。
元旦节 中华民国成立后,于1912年确定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建国后,每年在此日放假一天,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均张贴对联,出“元旦”专刊、张灯结彩,并举办“元旦”文艺晚会(或汇演),以示庆祝。城乡青年多样此日举行婚礼。
“三八”国际妇女节 建国后,国家把3月8日确定为“三八”国际妇女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妇女放假半天,或举办“三八”文体娱乐活动,以示庆祝。1979年以后,市(县)妇联在此日召开大会表彰“三八”红旗手,并举办文艺晚会等庆祝活动。
“五一”国际劳动节 建国后,国家把5月1日确定为“五一”国际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1999年把“五一”假期确定为3天,连同两个双休日,共计7天,称为“五一”黄金周。2008年国家把清明节、中秋节确定为法定假日各1天,按“五一”假日又调整为1天,连同两个双休日,称为“五一”小黄金周,仍为旅游高峰期。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国营)各级工会或配合共青团、妇联组织均在此间举行文艺晚会或文艺活动或文艺汇演,以示庆祝。
“五四”青年节 建国后,国家为纪念1919年“五四”运动,把5月4日确定为“五四”青年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国营)各级共青组织均在此间或出专刊,或举行文艺晚会和文娱活动,以示庆祝。1979年后市(县)共青团或在此日召开大会,表彰“新长征突击队”、“新长征突击手”或“模范共青团员”。
“六一”国际儿童节 建国后,国家把6月1日确定为“六一”国际儿童节,主要在中上学开展“六一”儿童节的纪念活动。
“十一”国庆节 “十一”国庆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自1950年始,每年10月1日,为很隆重的纪念日,全国放假1天,城乡集镇各单位悬挂国旗,张灯结彩,或出国庆专刊,或举行文艺演出。1999年把“十一”假期确为3天,连同两个双休日共7天,称为“十一”黄金周,为旅游高峰期。商家亦在此日开展促销活动,城乡青年多在此日举行婚礼。
其他纪念日,如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始于1985年),相各单位俭亦在举行纪念、庆祝活动。
3、引进节日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年青人引进一些“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感恩节等,商家亦利用这些节日大搞促销活动。
圣诞节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从当年的12月24日至 年的1月6日圣诞节节期。20世纪90年代,一些年轻人吸收西方文化,热衷于庆祝圣诞节。庆祝圣诞节主要在学生中流行,他们互赠卡片和礼物,有的在圣诞前夜或圣诞节当天举行舞会,有的用网络或手机发送祝福联络感情,有的商家则用圣诞树装门为店,甚至请人装扮成圣诞老人(有的则在大门口摆放电动圣诞老人模具),利用圣诞节搞促销活动。
情人节 每年2月14日为西方的情人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改革开放后,不少相恋的男女青年在情人节这天互赠礼物,男送女的通常是鲜花、巧克力、首饰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表、领带等。除此以外,是相约到比较浪漫的茶楼、酒吧进进晚餐,或在网络爱墙,或用手机发送祝福。如果女孩在这一天接受了男生的情人节礼物或者表示接受邀请,就意味着恋爱关系的确定。商家在这一天进行情人节促销,鲜花店在这一天生意特别红火。
母亲节 每年的1月8日是西方的母亲节,中国没有正式的母亲节,改革开放后,接受西方文化的部分年轻人用不同的形式向自己的母亲表示祝贺和问候。
父亲节 西方把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确定为父亲节,中国亦没有正式的父亲节,接受西方文化的部分年轻人亦用不同的形式向自己的父亲表示祝贺和问候。
感恩节 西方把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确定为感恩节。中国虽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肺腑之言,但没有感恩节。改革开放后,一些接受西方文化的年轻人,或事业有成之士,在这一天用网络或手机发送短信向有恩于自己的人表达谢意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