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广水市政协网 >> 民俗文化 >> 浏览文章
戏 剧
日期:2012-7-8 10:44:41   浏览数:

 

(一)应山花鼓

应山花鼓脱胎于民间歌舞和民歌小调。唱腔受豫南花鼓戏影响较重,称为“北路子花鼓”。又因唱腔与陂孝花鼓接近又有“上路子花鼓”之称。自1910年开始流行,东至大悟、红安,西至随县、枣阳、南至花园,北至信阳、光山、罗山。至1927年,应山花鼓已越演越盛,一些农家妇女为了慌着去看花鼓戏,经常出现错抱枕头当娃娃,反扣筲箕错滤饭之事。1930年以后,花鼓艺人逐步吸收楚剧胡琴腔、黄孝语言等新内容。1939年花鼓戏改人声帮腔为弦乐伴奏,从汉口请来楚剧琴师伴奏,从此花鼓便与楚剧合流。

1944年春,安应县指挥部把在应南活动的花鼓戏班吸收进来,成立安应县文工团,文工团人员大多是应山、大悟、孝感三县的花鼓戏艺人,共15人。艺人都享受新四军战士待遇。指挥部每到一处召开群众大会,文工团都要演几出戏,演出的大多是传统戏,也有配合形势宣传自编的一些小戏,如《骂曹昆》。1946年中原突围,文工团解散,艺人各自回家。与此同时,应随县指挥部19458月在随县大姑店把在当地演戏的戏班吸收到警卫连宣传队,共10余人,在余店界河一带子随应县指挥部一起活动,主要为召开大会演戏,大多是传统戏,也有自编一些小节目,如《送郎参军》等,19459月,新四军五师部队整编时,在余店被编入十五旅,改为十五旅楚剧队,中原突围时,戏班子解散。

戏班授徒都是跟班学艺,开始扮毁娃娃生,至十五岁便演小脚(丫环)或唱补戏,并在台上接腔或伴奏,至二十岁就学花旦,再转小生,年纪大了演老生。戏班的经济收入分配,一般按箱主和行当分成,箱主最高,鼓板次之,老生再次之,以下依次是小生、正头(主要旦角)、二头(次要旦角)、大锣、小脚、小锣。应山花鼓戏没有固定的戏班,农忙时散班,农闲时又临时组班,一般以箱主或主角为戏班名称。四季班遍布应山城乡,每班至少7人,多至9人,常年班全县有20余个,每班少至10人,多至25人。全县唱花鼓戏的艺人达300余人。

应山花鼓戏剧目,相传有360出,主要为生活小戏,大多是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或二小戏,(小生、小旦)戏,而以丑角戏居多,也有少量大本头戏或连台本戏,纯用应山方言土语。最流行的有四大套:张朝宗、喻老四、祝英台和秦雪梅,还有三个辞店:《张德各辞店》、《胡晏昌辞店》、《蔡鸣风辞店》。

现能分清与楚剧在唱腔上仍保留剧种原味的有《打豆渣》、《打豆腐》、《看相》、《闹五更》、《桃花洞》、《扯平头》、《闹酒饭》、《休妻》、《卖胭脂》、《渡林英》、《王婆骂鸡》等,属花鼓戏原有剧目的有《站花墙》、《赶工》、《闹瓜园》、《钱十文赶脚》、《夹一头》、《奤放羊》、《计牛钱》等20余个。1955年由城关业余剧团排演应山花鼓戏《站花墙》参加湖北省群众业余戏剧,音乐、舞蹈汇报演出大会。1966年由应山县楚戏团改编的应山花鼓戏《八角六》参加湖北省现代戏汇演。

(二)楚剧

楚剧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引进后,逐渐取代了应山花鼓,即为应山的主要剧种。剧团自1958年成立至1966年期间,主要以演古装戏为主,多数时间出外巡回演出。外出演出曾南到湖南岳阳、长沙,北到河南信阳;除应山、广水城区外,当地乡镇有戏楼的地方如:蔡河、宝林、徐店、马坪,每年演出场次均在300场以上。演出剧目主要有:《宝莲灯》、《萧湘夜雨》、《白蛇传》、《李三娘》、《秦香莲》、《三姊妹拜寿》等;连台本戏有《孽刚反唐》、《孟丽君》、《狸猫换太子》、《部丁香》等;武戏有:《挑滑车》、《盘肠大战》、《汊口》等。为配合各时期中心工作,宣传演出的现代演有:《白毛女》、《三世仇》、《九件衣》、《江姐》、《李双双》、《三滴血》、《三里湾》、《南海长城》、《霓虹灯下的哨兵》等。

1966年至1977年“文革”期间,古装戏禁演,剧团演出主要是现代样板戏,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等;从外地移植的现代戏,如《枫树湾》、《红嫂》、《山鹰》、《追报表》、《艳阳天》、《洪湖赤卫队》等;剧团自创现代戏有:《大寨路上》、《飞龙滩》、《红会计》、《一架喷雾器》、《换牛》、《搬家》、《退梨》、《一点心意》、《瓜熟时节》、《三开棺》、《一根背包带》、《分家》、《圈猪记》、《军民新歌》等。“文革”十年间剧团在当地剧院营业演出时间一般在夏天和春节时间对外售票演出,每年春节过后剧团分成两个“演出”小分队下乡演出。全县每一个大队剧团都去演出过。每个小分队每年下乡演出场次都在250场以上。为解决乡村演出临时搭台的材料难找的困难,小分队设计制作活动板车,活动钢管舞台,为方便农村演出发挥了积极作用。

1978年古装戏由禁演到开放,剧团恢复传统剧目《白蛇传》、《宝莲灯》、《秦香莲》等。每到春节期间到剧院看戏的观众,有的为求一票披着棉被在售票窗口等上一夜,剧团每天最少要演出三场,有时演出五场还满足不了观众的要求。春节过后剧团就出外巡回演出。除前往当地有剧场或电影院的乡镇演出外,外出演出的主要区域:黄彼、孝感、应城、云梦、安陆、天门皂市、信阳潭家河等地,每到一地倍受欢迎。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电视普及的影响,戏剧演出市场日渐疲软,营业演出逐步减少。只能在春节期间与外地签合同演包场戏。平时组织歌舞队出外演出增加收入。到21世纪初,剧团基本没有营业性演出,此间配合政府中心活动以及与当地其他部门开展一些专题演出活动。
   
1974年创作剧目《搬家》、《退梨》被省电台录音播放。19766月,《飞龙滩》参加全省创作剧目汇演获优秀演出奖。1981年折子戏《锄美案》参加湖北省中、青年演员比赛获表演三等奖,并由湖北省电视台录相播放。

1985年移植演出剧目《王熙凤》由湖北省电视台录像播映。19906月排演的《虎将军》剧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616在解放军三总部大礼堂进行首场演出。时任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程建宁,三部部长贾朝群中将和千余名官兵观看了演出。618《虎将军》剧在北京人民剧场对首都观众进行公演。中顾委常委伍修权,顾委委员郭述申、任质彬、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陈昌本、徐文伯(徐海东之子)、刘德有、中国剧协党组书记赵寻等领导同志及首都戏剧界数十位专家观看了演出。620在中南海警卫局礼堂进行第3场演出。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徐海东夫人周东屏及部分湖北籍老将军陈先瑞、崔田明、王诚汉、刘震等军政领导人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王任重、刘华清等领导及周东屏走上舞台与演员合影留念。此次晋京演出《虎将军》首都各新闻媒体作了报道与评论。626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用近1分钟时间报道《虎将军》演出盛况;《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5家首都新闻单位先后报道,播放有关《虎将军》剧演出消息30余条(篇),其中评论文章10余篇。1990年《戏剧电影报》第26期发表了《如火如荼虎将军》评论文章,文中谈到:“《虎将军》剧从小处入手,大处落墨,集中笔力写人物个性,写深情,产生的效果却更加强烈。《戏剧艺术》1990年第3期刊发了《首都戏剧盛赞楚剧虎将军》文章。”指出《虎将军》剧是用戏曲形式“塑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又一丰硕成果,是继几出京剧现代戏后的重大进展和突破,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剧目本身,必将对戏曲反映现实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演出结束后,中央文化部为《虎将军》颁发了“特别奖”。

19915月,《虎将军》剧组赴扬州参加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演出后获7项大奖。即: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优秀音乐配器奖、优秀服装设计奖、优秀青年演员奖。

19916月,中央文化部调《虎将军》剧组二次进京参加建党七十周年献礼演出,正值全国首届“文华”奖评比揭晓。《虎将军》获首届“文华”大奖。余笑予获首届“文华”导演奖;宋西庭获首届“文华”编剧奖;张太平获首届“文华”表演奖。演出在首都工人俱乐部进行。621,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在中南海接见了《虎将军》剧组主创人员及有关领导,和大家一一握手,合影留念。

主办:政协广水市委员会    鄂ICP16018717号
邮箱:gszx6232330@163.com 电话:0722-6232330 传真:0722-6386330 地址:广水市府前街8号 邮编:432700 设计制作:中国广水网